本文来自学习时报,作者/张铁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在制度上明确了平衡前沿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驾驶正逐步重塑人类的出行方式,成为当代科技创新中最具代表性的突破之一。未来,车辆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具备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的智能实体,可自主行驶、避让行人、规划路线,将科幻电影中的情景带入现实生活。近年来,Waymo、Tesla、Uber以及百度等中外企业纷纷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例如,百度的“萝卜快跑”项目已在多个大城市试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这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尽管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令人惊艳,但是它并非完美无缺。例如,它依赖大量数据,存在数据偏见和误导性;解释性差,对计算资源需求高;潜藏着诸多安全与隐私问题隐患。这些难题不仅影响公众对技术的信任,还涉及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体系的深层次考量。在享受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确保其发展符合交通安全规范,并在社会信任和安全保障方面达到预期,已成为亟需解决的核心议题。
责任归属:明确框架与透明机制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不再只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随之而来的责任归属问题却愈加扑朔迷离。在传统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责任显而易见。而在自动驾驶情境下,驾驶员角色逐渐淡化,责任界定变得多元且模糊。在这一新的技术背景下,厘清算法设计者、制造商和车辆所有者的责任,是实现社会共治、确保技术平稳落地的关键一步。
首先,应通过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来明确各方的责任。当自动驾驶系统发生故障或引发交通事故时,一是算法设计者应对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二是制造商需确保车辆硬件系统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三是车主需履行基本的维护义务。这样的责任划分有助于防止事故发生后各方相互推诿,为技术的规范、社会交通安全应用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提升透明度是解决责任归属问题的关键。在高度依赖复杂算法和大数据的自动驾驶背景下,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尤为重要。自动驾驶车辆应配备类似“黑匣子”的装置,实时记录行驶过程中的操作数据和决策细节,以确保事故发生后有充足证据进行责任追溯。这不仅有助于快速厘清责任,还能防止责任转移和逃避。
最后,建立快速反应的责任追究机制至关重要。在事故或争议发生时,应设立专业仲裁平台,迅速介入并调解各方纠纷,确保各方履行责任义务。这样的机制不仅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还能增强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社会基础支持。
数据隐私:强化保护与法规监管
在自动驾驶的运行中,数据是智能决策的核心“燃料”。车辆要实现精准避障、识别交通标志、处理复杂路况,离不开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实时分析。然而,这些数据中往往包含了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如乘客的行驶轨迹、常去地点和生活习惯等,一旦这些数据被不当使用或泄露,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困扰,更可能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是自动驾驶技术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
首先,自动驾驶企业和相关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数据最小化”原则,仅收集维持车辆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数据,避免不必要的信息采集。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数据泄露风险。同时,应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如端到端加密,为数据传输和存储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只有授权方才能解锁,减少数据泄露风险。
其次,加强数据匿名化处理是保护隐私的重要举措。通过去标识化技术,自动驾驶公司能够在保护乘客身份的同时,继续利用数据进行技术优化与改进。这种处理方式有效降低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同时也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或部门才能够接触敏感信息,进一步增强数据安全性,防范滥用行为。
最后,完善数据监管体系与隐私保护法规同样不可忽视。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快制定并完善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自动驾驶技术中数据收集、存储和使用的合法边界,并对企业的合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管。企业也需积极公开其数据保护政策和安全措施,定期披露隐私保护成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此增强公众信任。
算法偏见:透明审查与优化机制
在自动驾驶技术中,算法被视为“隐形驾驶员”,直接决定了车辆如何行驶、避障,甚至在紧急情况下的决策。然而,这些算法并非完全中立,可能因设计和训练数据的不平衡而带有偏见。例如,若算法主要基于城市交通环境进行训练,其在乡村道路上的表现可能出现偏差。这种算法偏见不仅影响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也可能引发社会公平问题。因此,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减少算法偏见、提升算法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已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监管的关键难题。
首先,应确保算法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自动驾驶企业在设计和训练算法时,应采用多元化的数据集,涵盖各种可能的路况、天气和交通环境。确保算法在各种场景下都“应对自如”,避免因数据偏差导致的“水土不服”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算法的适用性,还能有效减少潜在的系统性误差,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保驾护航。
其次,应推动算法的透明化,建立系统的“算法审查”机制。算法不应成为难以理解的“黑箱”,而应转变为透明可监督的“开放仓”。政府和行业监管机构应制定相关标准,要求自动驾驶企业公开算法设计原则、数据来源,并接受独立第三方的测试和评估。这不仅能确保算法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还能为社会治理注入必要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技术的信任感。
最后,应建立常态化的算法审查和优化机制。政府与行业机构应联手制定定期审查和评估的机制,确保算法不断优化,防止潜在问题积微成著。此外,还应引入多方参与的评估体系,把学术界、行业专家和用户群体都纳入进来,共同把关算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多方协作不仅能让审查更科学、更公正,也能为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发展,需要科学的治理框架和多方协作的努力。要让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必须在责任划分、数据保护和算法透明等关键环节上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这样才能在社会信任和技术创新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为公众带来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