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对机器人产业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产业科技创新加速突破,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家庭机器人技术的发展,Meta 将 PARTNR 计划定位为一个基准和数据集,旨在探索人类与机器人如何协同完成家庭任务。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活动,统筹做好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Figure的“单飞”不仅是其自身技术路线的调整,也可能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垂直整合的AI模型或许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焦点。
人形机器人赶上潮头,掀起大众对未来新的想象力,这一幕不免令人想起当初的智能音箱,同样是乘着AI之风起飞,被互联网巨头们簇拥着,疾风骤雨般崛起。但是如今的智能音箱行业一路下行,“虽生犹死”。人形机器人会重蹈覆辙吗?
在此次颁奖典礼上,青葵智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林燕文凭借其在机器人研发领域的卓越贡献和领导力,荣膺“2024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研发领域领航人物”奖。
相比于仍然处于前期的人形机器人,其他的非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市场中发展多年,并随着AI的加持,以及技术的发展,逐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打开了市场空间。
在智能制造浪潮的推动下,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上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23年全国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占全球总量的51%,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强劲实力。
近期,在CES展会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公开表示,计划将在2025年制造数千台Optimus,如果顺利的话,2026年这一目标产量将增加十倍,生产5万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2027年产量继续增加十倍,即50万台起。
本文探讨了 2025 年 AI 发展的五大趋势,包括 AI 代理的普及、教育体系的转型、AI 在科学领域的应用、高质量数据获取的挑战,以及 AI 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这些趋势将深刻影响各行各业,推动 AI 与其他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变革。
报道称,英伟达将自己定位为“领先的平台”,并认为这是一场迫在眉睫的机器人革命。该公司销售一种“全栈”解决方案,从用于训练 AI 机器人的软件层到机器人内置的芯片。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行业无论是投资还是各类初创企业、AI企业、汽车企业的参与度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热度之下人形机器人的技术、产品、应用必将得以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