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进入到新能源时代,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而固态电池成为目前既定的方向,吸引到了众多玩家的目光,但固态电池想要商用还需时间,最早可能要等到2027年。而这段空白时间,让半固态电池成为当前最佳的动力电池选择。
全民智驾激战正酣,比亚迪又搞了个大动作,直接向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宣战了。
在智能驾驶领域,DeepSeek等大模型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推理能力,可以为智驾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算法支持。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GB/T 45315-2025《基于LTE-V2X直连通信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正式发布,该标准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截至3月初,已有超过20家主流车企宣布接入DeepSeek,涵盖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理想等自主品牌,以及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这场“AI上车”运动不仅重塑了汽车智能化的竞争逻辑,更预示着“AI 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
汽车智能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传统ECU架构因硬件冗余、通信效率低等缺陷逐渐被淘汰,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取而代之的是高性能CPU、GPU所支持的中央计算单元。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明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这一部署不仅体现了我国对全球绿色转型趋势的深刻把握,更彰显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决心。
随着汽车AI化、消费电子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为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变革。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以下统称两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小米SU 7汽车发布后的310天里,小米集团的股价翻了将近2倍,市值突破万亿港元。随后,又在短短的20天之内,突破了1.4万亿市值,市场终于不再低估小米。
随着如今电动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加深,车上的电器设备不断增多,低压系统中的负载也在增大,汽车低压系统从传统的12V电压开始往48V发展,这对各种应用的开关控制产生了更高要求。
国内智驾赛道当下正在迎来“洗牌”时刻,随着头部车企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开始进行自研布局,第三方智驾公司的生存空间也在被逐步压缩。依靠“下沉”战略低调突围的卓驭,到了“求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