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导体产业纵横”,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eetimes。
为什么汽车制造商遭受半导体短缺而半导体制造商库存过剩?
目前半导体市场整体处于衰退之中,尤其是内存市场,由于供过于求,单价下滑。另一方面,汽车行业半导体持续短缺,丰田汽车公司的热门车型“普锐斯”从下单到交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有些半导体过剩,有些则供不应求。两种极端同时发生的情况很少见。这一次,我们将按产品梳理市场行情的同时分析现状。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连续7个月负增长
根据WSTS(世界半导体市场统计),2023年1月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0.1%,较2022年12月的18.1%下降有所恶化。2022年7月起连续7个月负增长,2022年11月起连续3个月两位数负增长。尤其糟糕的是内存市场,2023年1月下跌58.6%,比2022年12月46.2%的跌幅更糟。所有这些数字都是基于货币价值,但实际上,它们也是基于数量下降的,2023年1月DRAM和NAND闪存的实际出货量比前一个月减少了约40%。换句话说,供应能力过剩,内存厂商只能选择“持有过剩库存”或“通过降价而放出产品”。关于内存单价下降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降幅还没有那么大。预计从现在开始降价速度会加快。
内存市场至今恶化的原因,除了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需求低迷外,GAFA等主要IT厂商的业绩也在恶化。
本来,从2021年开始,当半导体短缺开始作为社会问题受到关注时,短缺的是不需要尖端工艺的半导体产品,例如MCU、模拟和分立,而不是存储器。那么,除了存储器之外,其他产品的过剩和不足呢?
从“短缺”到“过剩”?
纵观MCU市场,2023年1月业绩同比增长21.9%,超过2022年12月14.8%的增幅。特别是,仅限于车载MCU,2023年1月的销售额增长了28.2%,2022年12月增长了25.8%。然而,短缺问题即将结束,似乎漫长的交货日期正在正常化。
模拟市场在2023年1月同比下滑4.8%,2022年12月同比增长4.4%后陷入负增长。仔细观察,通用模拟市场从2023年1月的8.1%和2022年12月的3.1%增长转为负值,但汽车模拟市场将在2023年1月增长28.1%。虽然没有2022年12月的36.4%高,但表现非常好。
与车载MCU一样,车载模拟短缺的问题似乎即将结束,但通用模拟产品似乎正在从短缺转为过剩。通用模拟实际上用于各种应用。因此,在新冠危机期间,用户分散在世界各地,分销网络无法正常运作,到处都存在短缺问题。因此,临时需求极有可能膨胀。汽车公司说,在汽车中,智能钥匙配备了某种通用模拟芯片,目前仍然供不应求。短缺可能是由于需求的增长,但由于它是一种通用模拟芯片,具有除车载以外的各种用途,因此不能否认临时需求到处扩大并陷入困境的可能性短缺。我们将不得不等待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如何。
功率晶体管短缺,改善关键是英飞凌
在离散市场,2023年1月的业绩同比增长0.6%,低于2022年12月的4.8%。仔细观察,2023年1月用于1W以下电流控制的小信号晶体管下降了31.5%,较2022年12月的25.6%下降幅度进一步缩小。2023年1月用于1W及以上电流控制的功率晶体管增长13.9%,虽不及2022年12月的16.1%,但趋势向好。
分立器件都是通用性很强的半导体,应用范围很广,所以是很可能产生暂时性需求的产品。2021年,当小信号晶体管的需求激增时,据说“所有应用的需求都在增加,看起来像一个异常”。可以说,这是典型的一时性需求膨胀现象。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的下降被认为是暂时需求消失的结果。
另一方面,功率晶体管也用于各种应用,但它们与小信号晶体管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汽车的电气化,对汽车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换句话说,实际需求,而不是临时需求,正在迅速增加。混合动力汽车的交货时间比汽油车长,这一事实表明,功率晶体管的竞争正在展开。可以肯定的是,功率晶体管的采购是汽车制造商生产中的瓶颈。
拥有行业最高市场份额的英飞凌科技原计划从2021年开始运营功率晶体管专用的300mm晶圆生产线,但直到2022年才开工是功率晶体管供不应求的最大因素。换句话说,我预计这条线开始量产将大大改善短缺问题。
半导体短缺将在2023年上半年结束
近年来,宏观经济走势利好消息不多,电子设备需求低迷,半导体需求低迷也是自然现象。汽车行业自然也应该因此受到不利影响,但眼下,各家汽车厂商都处于“半导体缺货,想造也造不出来”的不正常状况。如前所述,我预计这种短缺将在2023年上半年结束。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半导体在衰退,但仍然存在短缺问题,我想很多参与其中的人都非常困惑。
在汽车行业,CASE的重大变革正在改变汽车制造商的商业模式和玩家的权力分配,一个全新的供应链即将形成。半导体行业也大量参与了这场变革,毫无疑问,车载半导体的现实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为了迎接未来的巨大变化,每个参与的公司都需要制定以CASE作为应对的战略,而不是被CASE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