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商产业研究院”。
智能传感器是设备、装备和系统感知外界环境信息的主要来源。伴随“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置换周期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作为“感知层”的核心零部件倍受关注。
智能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智能传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等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是集传感器、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高、自适应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
智能传感器的分类方式很多,可按照检测对象、工作原理、测量方式、作用形式、输出信号等方式进行分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传感器行业政策
传感器作为智能家电、通讯单元、工业控制系统、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产品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等各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相继推出了《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具体政策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感器技术历经三代发展,由结构型传感器到固体型传感器,再到智能型传感器发展阶段,目前已在各个行业全面渗透。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432.9亿美元,2019-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489.3亿美元,2024年将达541.1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医疗、环保、消费等领域智能化、数字化需求的持续带动下,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190.2亿元,较上年增长16.6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增至1429.6亿元,2024年将增至1643.1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智能传感器产品结构
我国智能传感器细分品类众多,可按照检测对象、工作原理、测量方式、作用形式、输出信号等方式进行分类。从产品结构来看,2022年压力传感器占比最高的,市场份额达到18.6%;图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分列二、三位,分别占比13%和10.1%;射频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占比较少,分别为4.6%和1.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能传感器重点企业布局
我国传感器行业大约60%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仍依赖进口,高端传感器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存在较大短板。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企业,如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华润微、华工科技、歌尔股份等,其余市场参与者以中小型制造类企业为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智能传感器应用市场占比情况
智能传感器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各方面都有广泛应用。从应用市场占比来看,汽车电子行业仍是收入占比最大的行业市场,2022年占比约为24.1%;其次为工业制造和消费电子领域,市场占比分别达到22.0%和19.6%;网络通信和医疗电子分别占比17.6%、9.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智能传感器行业投融资情况
受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行业影响,我国传感器领域投融资市场持续火热,MEMS传感器、六维力矩传感器、柔性传感器、激光雷达、光纤传感器等产品受到资本市场关注。根据IT桔子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131件,投融资金额达到176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传感器行业重点企业
1.高德红外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专业从事红外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产品、综合光电系统及完整武器系统科研生产的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工业检测、检验检测、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在自动驾驶方面,高德红外的百万像素级产品预研落地,实现红外传感器可用像素的大幅提升;双光融合产品实现了应用突破,可见光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的像素特征级融合,可进一步提升传感器环境感知精度;在多传感器融合上,高德红外与国内自动驾驶头部企业联合开发,未来搭载红外传感器的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应用可实现量产。
2023年前三季度,高德红外实现营业收入16.13亿元,同比下降6.27%;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45.8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3年上半年,高德红外主营业务包括红外热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技术服务、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房屋出租,营收占比分别为95.86%、2.83%、0.82%、0.3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歌尔股份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声光电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智能整机、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建立了综合竞争力。歌尔股份精密零组件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微型扬声器/受话器、扬声器模组、触觉器件(马达)、无线充电器件、天线、MEMS声学传感器、其他MEMS传感器、微系统模组、VR光学器件及模组、AR光学器件、AR光机模组、精密结构件等。
2023年前三季度,歌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39.5亿元,同比下降0.28%;实现归母净利润8.92亿元,同比下降76.7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3年上半年,歌尔股份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硬件、智能声学整机、精密零组件,营收占比分别为64.90%、20.49%、11.5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存储器技术和IC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业务为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在传感器业务方面,兆易创新致力于新一代智能终端生物传感技术的自主技术创新,专注于人机交互传感器芯片和解决方案的研制开发。
2023年前三季度,兆易创新实现营业收入43.94亿元,同比下降35.08%;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下降79.2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兆易创新提供嵌入式传感芯片,电容、超声、光学模式指纹识别芯片以及自容、互容触摸屏控制芯片,广泛应用于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的传感器模组。2023年上半年,兆易创新传感器业务实现营收1.77亿元,占比5.9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中航电测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聚焦于技术同源、产业同根的“智能测控”领域,业务涵盖航空军品、传感控制、智能交通、工业软件四大业务板块,是国内提供军民用智能测量和控制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
2023年前三季度,中航电测实现营业收入12.26亿元,同比下降15.69%;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降49.0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3年上半年,中航电测主营业务包括传感控制、航空军品、智能交通,营收占比分别为58.76%、31.54%、8.5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华工科技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成立以来,华工科技坚持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投资发展传感器产业。经过多年的技术、产品积淀,公司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以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传感器以及激光防伪包装业务三大业务格局。
2023年前三季度,华工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2.08亿元,同比下降18.56%;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12.40%。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3年上半年,华工科技主营业务包括光电器件系列产品、激光加工装备及智能制造产线、敏感元器件、激光全息膜类系列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36.56%、29.33%、29.08%、3.8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前景
1.国家产业政策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升级,催生了巨大的智能传感器应用市场。但是,由于国内传感器生产企业起步较晚,厂商规模小,品牌和技术还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应用于高端制造业的智能传感器市场主要依赖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际厂商。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产业政策,不断加大对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支持,智能传感器行业同样也受政策利好,行业前景广阔。
2.技术升级带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喷发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高端制造业发展以及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的推广,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呈现出新的技术发展特点。同时,得益于微电子元器件和芯片工艺技术进步,以前需要复杂系统和高成本的解决方案,现在可以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实现,以白光共焦为例,其测量系统本身就是一台完整的微型光谱分析仪,而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用集成化的方案实现模块化封装,逐渐可负担的解决方案成本使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出现喷发。
3.应用场景多元化为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智能传感器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通信等各个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传感器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底层硬件之一,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越丰富和精准,人工智能的功能才会越完善。随着联网节点的不断增长,对智能传感器数量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未来,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城市等新产业领域都将为智能传感器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