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环保在线。
日前,在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发言称,“十四五”时期,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八个标志性战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执法,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家政策层面对农村环保可谓是“偏爱”有加。
年初,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用五年时间,实现新增完成8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农膜回收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等目标。
随后,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及,要“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并明确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具体举措;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再强调,要完善县城地区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近期,中办、国办又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住建部等六部门编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通知》也发布并施行。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县-乡-村联动的发展模式正进一步促进环保市场空间的释放。
作为八大标志性战役之一,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对于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政策的层层加码下,企业显然正“摩拳擦掌”,等待从中夺得先机,这其中就包括博世科、艾布鲁、大禹节水等各自领域内的种子选手。
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已转向探索乡村环保数字化治理方案。如先河环保近日在答投资者提问时透露,将以数字乡村业务作为公司转型的重点,继续大力拓展分散式污水处理业务,推动乡村地区生活污水、厕所污水、黑臭坑塘等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基于环境监测体系、大数据分析等,实现水环境面源污染的实施监测与管理。
但对于环保布局尚不完善的乡村地区来说,推行数字化治理方案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运力不足、成本过高、操作难度大等等。再者,就垃圾处理而言,乡村地区的有机固废更适合就地进行处置,并无数字化管控、收运的需求。因此,在乡村地区推行数字化环保更应从长计议,综合考虑当地环保治理痛点与经济承受能力,找准“症结”所在。
当前,东部地区已有部分乡村开启了数字化环境治理实践,如浙江沿江镇,通过搭建数字云平台,汇集30个行政村的3000多个人居环境整治点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有力提升了当地污染治理的效率。
简言之,乡村地区的环保工作仍处于“补短板”的阶段,势必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是否推行数字化上,也应从当地现实情况考虑,避免造成环保设施与地方需求错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