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多地也密集召开相关的研讨会、现场会。
这似乎是在回应“5G无用论”的讨论。确实,即使在一些专业会议中,也仍然有“5G无用论”的声音,这可能是我们国家的奇特现象。5G牌照没发,商用终端没有,就能成为春节晚会的热点。搞得好像行业实干的,还没有他们外界“指手画脚者”的水平高。大火过后,就需要冷静下来,然后由专业人士一起摸索,如何把5G用好,如何让5G成为推动千行百业“智能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助力。5G有没有用,用户说了算(包括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运营商说了算,觉得没用,就放慢建设,甚至停止建设,觉得哪个领域应用效果明显,就大力推广。
1、5G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5G,确切说是5G SA,能带来三个好处“更快的网速、更短的时延、更密集的用户接入”,这是5G标准规划时就已经确定的,也是行业专家们认为需要解决的4G“痛点”。
2、为什么有人觉得4G就够用了,5G在哪里突破了?
首先说网速,看看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
月户均流量13.5GB,再看看视频网站,高清片源不多,尤其是广电和工信部、运营商早就在宣传的4K、8K,片源还很少,再看看手机套餐中的流量资费,用不起了。5G再好,用不起,4G慢就慢点吧。这时,没人说,在大型体育比赛、音乐会、展览会现场没信号、发不了短视频了。也是,过去一年半时间,这些都举办的少了,也就是感受不到4G慢了。在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倒是有人吐槽4G慢了。但那一定是“运营商为了推广5G故意降低4G速度”。他们就不看看,2019年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7.84GB,2020年6月达到10.14GB,而2021年6月达到了13.52GB,网络负荷增加了,在用户较多的区域,网速就会变慢,而这本来就是4G的“痛点”。
再看看低延时。远程控制设备,时延很重要。例如远程遥控无人机、矿车、港口吊车,就需要低时延,更不要说现在同样很火的另一个热点“自动驾驶”了,也别说远程操作手术刀给病人做手术了。这4G肯定不行,有人说,有宽带、有WiFi,那无人机、救护车怎么拉光纤啊。总不能这样吧?
高密度连接,音乐会现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更多的应用场景在行业应用上,例如自动工厂、无人仓库等。
3、如何评价目前5G应用的发展?
目前的5G应用肯定不像一些专家一两年前就在吹的那么牛,但也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5G应用进展缓慢,看看华为、中兴、大唐、浪潮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企业的宣传(9月下旬可看看北京的通信展,网上也有大量的信息),实际上,运营商及其合作伙伴已经在几十个行业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全球3G、4G商用初期相比,进展要快很多。我们感觉慢的原因,(1)与3G、4G时我国可以学习前期经验不同,我国是全球5G SA全球最领先的国家,大量的实验需要自己做;(2)我国前期的过度宣传带来过高的期望。
4、目前5G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问题。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5G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包括:
(1)5G模块等成本还偏高,5G设备和终端耗电量大,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尽快提高产品成熟度,降低成本。
(2)行业应用没有能够突出5G带来的差异化优势。
(3)针对手机用户,5G特色应用少,5G网络覆盖不连续,手机5G在网时耗电量大。
(4)网络连续覆盖还有不少差距,包括室内覆盖和偏远地区覆盖都还有差距。一年内,随着700MHz(移动、广电)和2.1GHz(电信、联通)基站大规模建设,网络覆盖会有明显改善。
5、解决思路。
(1)改变建网思路,加快700MHz和2.1GHz广域覆盖建设,2.6GHz、3.5GHz和4.9GHz改为精准深度覆盖或室内覆盖。
(2)积极探索专网建设模式,按需建设或升级5G网络,降低总体运营成本,提高收入,增加效益。
(3)从技术角度看,5G应用需要改变全面“开花”的做法,尽快选择成熟领域建立突破口,竖起标杆,打破“5G无用论”。
(4)从商业角度看,5G需尽快推出包含技术、计费等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推出一批“短平快”项目,不求解决全部问题,力争全面解决某一个细分问题,让行业用户真正见到效益。
(5)主动将手机用户从4G向5G导流。除培育高清影视、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等应用外,针对5G套餐用户、5G终端用户都大于真正5G客户的现状,积极采取定向优惠体验等措施,将用户向5G导流,提高5G网络的利用率,降低流量成本,进而大幅降低用户实际为单位流量支付的费用。
(6)积极寻求与手机内容提供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企业信息化提供商合作,尤其是与自身信息化、自动化做得好的企业合作,推出能充分发挥5G优势的产品、服务、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