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移动转售产业作为电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AI技术的赋能下,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要着力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金融等领域研究推出一批新的开放举措。
电信业扩大对外开放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型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全球分工与合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春节,通信业网络运行平稳安全,通信服务提升优化,国内移动数据流量实现较快增长,国际出入境漫游业务表现亮眼,AI赋能成为创新服务的重要方向。
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中国联通在亚冬会赛事场馆建设了基于毫米波、3CC(三载波聚合)的5G-A网络,通过毫米波+Sub6G高低频协同组网,有效提升网络性能,全方位保障观赛体验、助力智慧办赛、守护赛事安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5G公众移动通信发展,目前已累计向四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许可公众移动通信无线电频率资源带宽1109MHz,其中86.5%可用于5G,中低频段5G频率资源位居世界前列。
到 2035 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到 50% 以上;有序、安全、高效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全面建立,制度型开放水平全面提高。
《惩戒办法》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保障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贯彻实施的重要配套文件,也是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颁布实施2周年之际,进一步推动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截至今年9月,获准在华经营电信业务的外资企业2220家,为促进我国电信市场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试点实施后,外资企业可在试点地区独资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等电信业务,深度参与我国算力、云服务等市场,将有力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成为拉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前三季度我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达到3252亿元,同比增长9.4%,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
按照有关部署,将在北京等四地率先开展试点。余晓晖指出,这四地在开放创新方面具有一定制度优势,信息通信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吸引外商投资制度较为完善。通过试点,将给四地在产业布局、制度创新、国际经贸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一项研究表明,电信运营商在生成式AI(GenAI)的采用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将近70%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在使用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