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热风终究是吹到了医疗诊断这座曾经高不可攀的山峰,在这场全民DeepSeek的狂欢中,AI医疗诊断正通过社交平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跃跃欲试。
高新药研发时间减半,诊断更精准,行业门槛降低。德银报告:已有超过25家中国知名医疗公司宣布将与DeepSeek合作。
受到接入DeepSeek的影响,A股、港股诸多个股近日来的表现强劲。据统计,接入DeepSeek的AI医疗概念公司覆盖包括药物研发、临床诊断、临床信息辅助、慢病管理、医学影像分析、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服务规模化需求的快速增长,人工智能(AI)已成为制药公司的关键竞争优势。然而,尽管这些先进技术前景广阔,许多医疗机构在有效实施和扩展这些解决方案时仍面临挑战。
虽然 AI 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药物研发方面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但在商业化方面的影响相对较慢。这种情况将在 2025 年发生戏剧性转变,因为生物制药公司将采用以 AI 为先的、专门构建的解决方案策略,以更好地服务医疗专业人员和患者。
随着智能物联AIoT技术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传统医疗服务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精益化、智慧化转型升级。这场变革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医用耗材管理、智慧康养等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4年,可穿戴设备市场持续发展,上游各家厂商创新不断,在芯片解决方案、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模块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例如更精准的健康监测、更长的电池寿命、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等。同时,AI技术的应用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在医疗实践中,元宇宙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例如,增强现实 (AR) 已用于进行脊柱手术,提高了这些复杂手术的精度。它还可以作为医学生通过模拟手术相互作用获得实践经验的工具。
近日,由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顾忠泽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GB/T 44831-2024《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发布。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在器官芯片标准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有效促进行业规范,为我国占据器官芯片的国际标准制高点打下基础。
医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当考虑到AI将如何改变医生的岗位形态(以及获得的薪酬待遇)。再结合专业培训所对应的大量时间投入和跨专业的高门槛,这一点就更显得至关重要。
他认为,这些设备不应该贵得离谱,而是应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享用。如果大量生产,这些植入物的价格可能与苹果手表或智能手机的价格大致相同,可能在10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