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交通出行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出行交通工具和共享出行三个层面发生智能化变革,而地图则是移动出行领域的关键服务。”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CTO张博近日公开表示。日前,滴滴上线了自研的地图产品——滴滴地图,滴滴出行App中“导航”一栏增加了导航功能,并首次使用带有“滴滴地图”标识的地图,该地图即滴滴自研地图。
今年,滴滴在自动驾驶业务上频繁出击,上线自研地图又一次引发了业内关注。有专家认为,滴滴上线地图和导航功能,除了为其出行业务服务外,还有一层深意——高精地图。与传统图商相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滴滴到底具备哪些优势?国内高精地图研发与自动驾驶的结合又走到了哪一道关卡?
自研地图意在“一箭双雕”
2016年2月,滴滴成立滴图科技公司;2017年11月,滴图科技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交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甲级测绘资质。刚刚成立四年的地图公司于近日正式实现产品化,上线的滴滴地图业务支持出行导航、调度、路况监测等功能。
地平线高级总监、高精地图负责人车国兴认为,滴滴上线地图业务的重心在于完善自身业务版图。
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鹿文亮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滴滴自研地图是从满足自身业务出发的,不过民用导航地图市场长期被高德、百度两大地图瓜分,滴滴地图的出现势必会激起一些水花。
除了出行业务,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脚步也迈得越来越开。
“滴滴会成为谷歌之外惟一活下来的无人驾驶公司。”早在2017年,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就曾大胆袒露进驻自动驾驶领域的野心。今年6月,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在上海开放测试道路正式上线,允许用户通过滴滴APP在开放道路范围内免费体验服务。不久后,自研地图业务上线,难免让业内人士猜测其背后的另一层深意——自动驾驶高精地图。
在自动驾驶领域,高精地图可以帮助车辆通过比对车载GPS、IMU、LiDAR或摄像头的数据进行精确定位。
从国外车厂来看,宝马、奔驰、奥迪联手花费32亿美元拿下诺基亚Here地图;凯迪拉克与高德合作;丰田携手DMP。国内自动驾驶先行者——百度收购了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间接获得甲级测绘资质,而后吸引北汽、一汽、长城、奇瑞、东风等车厂进入百度Apollo生态。而上汽则选择入股中海庭共研高精地图。
从目前的自动驾驶车辆分级来看,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对高精地图需求较大,而测绘资质是研发高精地图所必备的。因此,自动驾驶厂商通常会与图商达成合作,或者以收购的形式获取技术与资质后进行高精地图研发。
高精地图是自动驾驶的基础
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对于高精地图的需求也会愈发强烈。高精地图若要做到“高精”,首先需要庞大的道路交通数据来支撑,这就需要专业的测绘车辆进行道路图像采集。试想,要走遍全国山河湖海、城市道路,需要多少车辆,多长时间进行采集工作呢?这里面的资金耗费、时间成本可想而知。因此,“众包制图”的测绘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公开资料显示,众包制图已经成为高精地图开发的主流测绘方法。
以高精地图公司极奥科技的众包为例,一种是专业众包线,采用以双目摄像头和IMU惯性导航为主的高精度测绘采集套件,与运营车辆如物流车、客车、商务车合作,用这些车辆来做高精地图基础数据采集。另一种是后装众包线,通过与后装硬件、行车记录仪等厂商合作,利用后装设备回传视频、图片的轨迹,主要用来完成地图的更新。
鹿文亮指出,图像采集这一环节涉及到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是所有入局者都要面临的一大问题。车国兴认为,滴滴本身拥有大量的车辆可以用来申请众包设备,在这一环节,滴滴具备足够的优势。
“高精地图已经成了自动驾驶时代的基础。”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邹德宝告诉记者,高精地图与高精定位是构建自动驾驶商业生态的两大法宝。自动驾驶车厂选择自研高精地图,是围绕高壁垒与核心基础进行的商业化探索,为其在自动驾驶时代奠定行业领先地位,也是构建自主化服务生态体系的有力商业模式。
AI芯片能力是高精地图的前提
与传统地图相比,高精地图对实时性要求严苛,在基础图层上另有活动层、动态层、分析层这三个新增图层。若要与自动驾驶车辆高效适配,就要提高对于车载芯片能力与网络能力的要求。从技术与应用层面来看,我国虽在5G方面具备优势,但也对AI芯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邹德宝认为,开发支持高精地图的AI芯片难点有三:一是大容量存储和高密度计算,当支持高精地图的深度学习网络复杂度越来越高时,参数也越来越多,如何处理是一大难题;二是AI芯片将面临特定复杂交通环境下的架构设计,因为高精地图的场景要求越来越高,计算精度的要求也会增加,针对不同环境和场景下的计算需求完全不一样,如何通过对不同交通场景的理解,设置不同的硬件架构就变得非常重要;三是开发支持高精地图的AI芯片设计要求高、周期长、成本也高,从芯片规格设计、芯片结构设计、RTL设计、物理版图设计,到晶圆制造、晶圆测试封装需要2到3年的时间,此外,在正常情况下,软件会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期,但是算法在这个期间内将会快速更新,芯片如何支持高精地图的更新也是难点;四是AI芯片的架构及工艺会不断提升,从90纳米到10纳米,逻辑门的生产成本到最后变得饱和,它也许在速度和功耗上会有提升,但单个逻辑门的生产成本不会再持续下降。
可以说,AI芯片能力是高精地图的前提。从这一赛道来看,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国际芯片头部企业,在车载AI芯片领域均有布局。而中国车规级芯片商却凤毛麟角,缺“芯”一直是汽车产业的核心难题。
不过,在贫瘠却充满挑战的地方总有勇者选择迎难而上。
据悉,专注于车规级AI芯片的地平线公司,先后与SK电讯、高深智图、易图通、凯立德等图商在高精地图领域开展合作,覆盖前装与后装车载产品。此外,地平线与易图通推出的前装高精地图定位产品将于年内面世。今年5月,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GPU IP厂商Imagination集团签署协议,合资成立汽车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同月,芯驰科技发布了3款车载芯片,均用于汽车智能网联化,下一步它将致力于研发车规级芯片。
高精地图要足够精准需依靠地图测绘专业人士和专业设备。而让高精地图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还需要高性能的车载AI芯片做支撑,这是国内自动驾驶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