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城市财政的新动脉 —— 数据城投模式的实践指南

数据城投模式是指地方政府或城投公司通过管理和利用数据资产来获得融资的一种新型模式。这一模式的兴起,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地方政府对数据资产管理需求的增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据助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已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资产。2023年,中国财政部的一纸通知,将数据定义为“资产属性”,为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新兴模式——数据城投模式,揭示其背后的逻辑、面临的挑战以及实现路径。

数据城投模式:政策与实践的双重驱动

数据城投模式是指地方政府或城投公司通过管理和利用数据资产来获得融资的一种新型模式。这一模式的兴起,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地方政府对数据资产管理需求的增加。政策层面,财政部的《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和《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为数据资产入表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技术路径。实践层面,南京、重庆、许昌等城市通过推动停车数据入表工作,已经利用数据资产从当地城商行获得了融资。

数据城投模式的核心:数据资产入表

数据资产入表是数据城投模式的核心。它涉及将数据资源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作为无形资产或存货资产进行确认。这一过程包括数据资源的盘点和梳理、权属认定、资产评估、收益分析、成本归集与分摊、会计入账等环节。以成都金牛区金牛城投集团为例,该集团通过联合多方机构,对旗下数据资源进行了确权、评估和入账,最终将部分数据资源按照无形资产入账,入账金额约2.7亿元。

数据城投模式的挑战:权属、评估与监管

尽管数据城投模式前景广阔,但在实操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首先是数据权属认定的难度,需要明确界定企业是否真正拥有或控制数据资源。其次是数据资产评估定价的难度,由于数据资源目的往往是保障城市运营和区域发展稳定,很难有明确证据表明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再次是数据资产成本计量的难度,如何准确归集和分摊相关业务成本是一大难点。最后是监管认定压力,财政部要求加强监管,审慎开展数据资产价值评估,防范虚增风险。

数据城投模式的实现路径

为了实现数据城投模式,城投公司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数据资源盘点与梳理:首先,城投公司需要对其掌握的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梳理,明确各类数据的来源、类型和潜在价值。

权属认定:确认数据资源的权属,解决数据资源的法律归属问题,确保数据资源的合法使用和交易。

资产评估: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数据资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市场价值。评估过程中需考虑数据资源的应用场景、未来收益预期等因素。

收益与成本分析:分析数据资源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及与之相关的开发和维护成本。

会计入账:根据评估结果,将数据资源按照无形资产或存货资产进行会计入账处理。

融资操作:利用入表的数据资产作为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融资。

监管合规:在整个过程中,确保遵守财政部的监管要求,防范资产价值虚增风险。

市场化运作:探索数据资产的市场化运作,包括数据交易、数据服务等,以提高数据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

人才与体系建设:建立专业的数据资产管理团队,提升数据治理和运营能力。

持续创新:关注数据资产会计核算和监管政策的变化,积极探索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创新融资方式。

数据城投模式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其价值和潜力正逐渐被认识和挖掘。通过合理管理和利用数据资产,不仅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还能推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然而,这一模式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拭目以待,数据城投模式将如何书写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