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预估2023年-2026年汽车和功率半导体的8吋厂产能将增加34%

Sue Xiao
由于在半导体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技术落后明显,国内市场至今未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但是,近两年来在全球缺芯背景下,海外汽车芯片厂商供应短缺增加了国产厂商的供应链导入机会,汽车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全面提速。

1.png

本文来自前瞻网,作者/Sue Xiao。

9月22日,SEMI报告指出,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包括博世、英飞凌、三菱、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供应商正加速其8吋厂产能。预估2023年到2026年,汽车和功率半导体的8吋厂产能将增加34%。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从2023年到2026年,全球8寸晶圆厂,将增加12个,然后全球产能将增加14%,达到每月770万片。

报告显示,汽车和功率半导体的晶圆厂产能将增长34%,排名第一,微处理器单元/微控制器单元(MPU/MCU)排名第二,为21%,其次是MEMS、Analog和Foundry,分别为16%、8%和8%。从代工技术节点来看,80nm至130nm节点产能预计将增长10%,而131nm至350nm技术节点产能预计将在2023年至2026年增长18%。

中国汽车半导体行业企业类型

我国汽车半导体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近年来由于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行业发展有加速趋势,也吸引了较多入局者。从市场主体类型分析,可以将我国汽车半导体行业市场主体分为传统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如恩智浦、安世半导体等)、综合型半导体芯片巨头供应商(如英飞凌、英伟达等)、汽车整车/零部件厂商(如博世、比亚迪半导体等)和互联网等跨界企业(如华为等)。

1.png

目前国产厂商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市场份额极低,进口依赖度超过九成,特别是在高端汽车半导体市场,如汽车主控芯片、高端传感器等领域,市场主要被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国外企业占据。由于在半导体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技术落后明显,国内市场至今未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但是,近两年来在全球缺芯背景下,海外汽车芯片厂商供应短缺增加了国产厂商的供应链导入机会,汽车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全面提速。

1.png

SEMI表示,功率器件隶属于半导体分立器件,其是半导体行业中的一大重要分支,在整体半导体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分立器件占比在22%-25%之间。相比其他类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器件差不多每隔二十年才进行一次产品迭代,迭代周期相对慢,每一代芯片都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这种特性为国内功率企业提供了充裕的时间窗口,也促使功率半导体成为国产化大将中的一员。除传统硅基功率器件外,基于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制造的功率器件,未来也将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也是上述8英寸晶圆厂未来的重要布局项目。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