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镁客网”,作者:jh。
时隔一年,又有新动向。
被称作未来芯片的硅光芯片,最近又有了新进展。
有报道称,台积电将携手博通、英伟达等大客户共同开发硅光子技术、共同封装光学元件(co-packaged optics,CPO)等新产品,制程技术从45nm延伸到7nm,最快明年下半年开始迎来大单,并在2025年左右达到放量阶段。
对于这则传闻,台积电表示,不回应客户及产品状况。不过台积电高度看好硅光子技术在未来的场景。
而在近期的一场半导体座谈会上,台积电副总余振华也公开透露了自己对硅光子技术的看法:“如果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硅光子整合系统,就能解决能源效率和AI运算能力两大关键问题。这会是一个新的范式转移。我们可能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台积电硅光技术,到了哪一步?
所谓“硅光芯片”,是在硅的平台上,将传统芯片中的电晶体替换成光电元件,进行电与光讯号的传导。
对比传统芯片会出现电讯号的丢失与耗损的情况,光讯号不仅损耗少,还实现更高频宽和更快速度的数据处理。
因此,有人把硅光技术称作摩尔定律的“新解药”。
单从曝光度来看,硅光芯片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这让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
但实际上,国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硅光技术和相关光通信技术的研究,也有部分厂商成功研发出一些产品。
到了近些年,硅光产业上下游市场的生态基本搭建完成,上游有新思、Cadence等EDA公司,中下游有台积电、英特尔、英伟达、高塔半导体等知名半导体厂商。不过在商业化进程上,硅光芯片还没有一款算得上“出圈”的商业化产品。
因此余振华才提到了硅光子整合系统的想法。
对于台积电来说,此前在该领域主推的产品名为COUPE(紧凑型通用光子引擎)封装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降低功耗、提升带宽。
去年曾有一则报道称,台积电计划在一项与英伟达深度合作的研发项目中尝试使用,将多个AI GPU组合成一块GPU。
该研发项目将持续数年时间,且必须等到硅光子生态系统成熟才算完成。
结合此次爆出的新闻,以及今年以来英伟达在高算力AI芯片上的布局来看,去年这个内部项目大概有了新的进展。
不仅是英伟达,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投入到硅光产品的研发,CPO封装技术也会不断突破。
硅光技术还有多久?
首先,硅光产品并没有到大规模需求阶段。虽然有自动驾驶和数据中心两大领域的需求,但目前还没有主流芯片厂商推出高性能芯片。
其次,硅光产品需要考虑相对高昂的成本问题。受限于大量光学器件,一个硅光器件需要采用各种材料,在缺乏大规模需求的情况下,硅光产品成为一种“高价、低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器件的性能与良品率难以得到保障。
最后,硅光芯片在打通各个环节还需要。例如设计环节,虽然已经有EDA工具支持,但算不上专用;而在制造与封装环节,类似台积电、三星等大型晶圆代工厂都没有提供硅光工艺晶圆代工服务。即便是已经推出COUPE技术的台积电,短时间内会专注于封装方案,很难匀出产能提供给硅光芯片。
事实上,不同厂商对于硅光产品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以英伟达为例,在去年OFC 2022光纤通信会议上,英伟达首席科学家Bill Dally展示了一套硅光技术连接GPU系统的模型。
在这套模型中,英伟达选择用DWDM单模光纤替代有限电缆,构建了连接GPU的交换机。在新模型下,虽然外部激光源占用了大量空间,但由于光的特性,因此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可以更长,最终让整套模型的体积大大降低。
从产品思路来看,英伟达将激光信号设在了产品外部,而不是像其他厂商一样将激光器嵌入芯片内部。
这一设计想法与硅光子初创公司Ayar Labs十分相似——他们在早期设计产品时决定将光源本身与光子芯片分开。
此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Ayar Labs总裁兼首席技术官Mark Wade曾指出:“激光器的物理学与CMOS微电子的物理学是相互脱节的;它们不喜欢在高温下工作,会迅速失去能效,其可靠性也会成指数级下降。
图|Ayar Labs的光学I/O芯片最终封装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去年就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具有光学I/O的下一代AI运算基础架构,并且英伟达还参与到Ayar Labs的融资中。
从两家公司的描述来看,台积电的封装技术有极大可能用在这项新的AI架构上。
当然,英伟达的产品思路并不代表硅光芯片的最终形态,其他老牌厂商同样有各自的产品思路。
例如格芯,在全年宣布与博通、思科、Marvell等厂商合作推出新一代硅光平台GF Fotonix,在12英寸的晶圆上,实现光子元件、射频和高性能CMOS的单芯片集成,单根光纤提供高达每秒半太比特(Tb/s)的数据速率,这是所有代工厂产品中最快的数据速率。
而作为硅光赛道真正的老大哥——英特尔的产品不仅种类最多,同时也是少数拥有IDM能力的半导体企业。
在近几年的展会上,英特尔陆续展示了800Gbps的硅光发送器、CPO技术以及与英伟达不同设计的光学I/O。
另外一家在硅光产业比较出名的是思科,他们在今年OFC 2023的一场闭门会议上展示了其最新版本的CPO解决方案,与传统的可插拔模块相比大幅降低了功耗(高达30%),也算得上目前顶尖的CPO解决方案。
图|硅光产业链
在国内,同样有多家企业瞄准硅光赛道。
可以说,硅光赛道正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
写在最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硅光子技术已经逐步打通了生态链,下一步就是向商业化迈进。
在先进制程不断接近摩尔定律限制的背景下,硅光芯片能再次吸引来市场的目光,靠着还是本身出色的特性。
而随着台积电相关封装技术的不断完善,硅光芯片未来大规模产业化也变成了可能。
本文作者:jh,观点仅代表个人,题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