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理新趋势之排污口的智能化监管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县域污水处理厂数量由2016年的3552座增长至2020年的4326座,复合增长率达5.05%,2022年我国城市和县域污水处理厂数量将达4706座。面对数量众多的排污口,如何高效排查,实时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民生活环境的优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OT视点”。

中国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污水处理的需求主要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才进入快速发展期,处理需求的增速也远高于全球水平。

一个城市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比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都需要通过庞杂的管道系统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再排放。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县域污水处理厂数量由2016年的3552座增长至2020年的4326座,复合增长率达5.05%,2022年我国城市和县域污水处理厂数量将达4706座。面对数量众多的排污口,如何高效排查,实时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民生活环境的优劣。

1.png

排污口监管的重要性及政策

污水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产业之一,其受到工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居民的环保意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逐年增长,城市污水处理率由93.44%提升至97.53%,县城污水处理率由87.38%提升至95.05%,目前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增长缓慢,从52.64%增长至60.98%,且差距较为明显。

另外,加强和规范排污口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有力抓手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改善河湖海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职责划转至生态环境部,并组建成立七个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打通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有利于水陆统筹、以水定岸。针对排污口监管存在的“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出台《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排污口设置和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于近期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督管理各项任务要求,为科学推进排污口长效监管描绘了路线图、确定了任务时间表。

从已开展的工作情况看,部分河湖排污口布设密集、类型多样、底数不清、主体不明、“微容量、重负荷”问题突出,亟需严格规范管理,通过流域统筹、分类施策,科学推进长效监管。

排污口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科学的顶层布局,更需要依托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智能物联科技,将管理细节切实落到实处。

智能物联技术赋能排污口管理

目前存在排污口数量多,难以排查;检测点位少、无法快速发现;污染溯源困难,难以落实责任主体等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综合利用物联网、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入河入海排口监管体系,提供水质监测、AI研判、智能巡查等核心应用,实现“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逆向全过程监督管理,以满足污染溯源、水质预警、河长考核等应用需求。

·受纳水体区域的智能化监测

水质监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动监测,一类是自动监测。手动监测一般是人工采取样本进行监测,如在某一个固定的时间对于水资源进行间隔取样,进行现场监测,但这种监测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监测的数据也不一定准确,监测结果也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因素对监测数据的干扰,充分发挥水质自动监测在实时监测、跟踪变化趋势、应急预警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当下不少物联网产商在水质监测中下了深功夫,通过监测仪,就可以实时监测受纳水体中氨氮、溶解氧、COD等污染因子,一旦水体内出现异常,整个预警系统则会自动告警,提醒工作人员,并形成分析研判报告,为日常污染物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1.png

还可以通过高光谱无人机日常巡逻,形成污染热力图,颜色变化一目了然,污染水域清晰明了。

·排污口的智能锁定

根据生态环境部调度数据,全国已经累计排查24.5万公里河湖岸线,查出入河、入海排污口近23万个,将来随着排查工作深入,数量还会继续增加。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其实在岸上,排污口作为连接水与岸的重要出口,锁定污染口从而追溯污染源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排污口数量众多,巡查任务繁重,如果只依靠人工效率偏低,且耗费时间,各地应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对排污口进行了分类及编码,进而实现排污口“一张图、一张网”智能化监管。比如通过安装在排污口附近的智能感知设备,远程就可以查看排污口的实时视频画面。感知设备搭载智能算法后,一旦入河入海的排污口出现异常(漂浮物、水体泡沫、水体颜色),就能快速锁定排污口,及时告知管理员,从而朔查污染源头,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最后

在全球性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非常严峻的背景下,污水处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解决水问题的根本对策,而智能化监测排污口是实现监管污水处理的重要途径。

建立排污口长效监督管理机制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和《通知》的重要工作,也是有效管控入河入海污染物排放、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有力举措,在此过程中,各地政府与智能物联企业更应该加强合作,服务于民生。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