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破解科研与产业脱节难题

何哲
但现状是,产业与科研之间存在脱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影响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破解这一难题。

本文来自学习时报,作者/何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当下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但现状是,产业与科研之间存在脱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影响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破解这一难题。

从我国产业与科研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经历了从一体融合到相对分离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以工业为重点发展导向的思路指导下,我国产业和科研体系是高度关联的。例如,各行业拥有专属的行政管理部门,也有自己行业所属的研究机构和高校,从而形成了较为密集互动协同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专业的科研体系包括国家资助的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始走上了与产业实践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形成了大面积的技术引进和产业转移,除了某些战略性关键技术无法引进外,绝大多数的民用经济所需技术最早大多为引进或者技术吸收而来。据统计,从1979年至2006年,我国共对外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近8万项,合同总金额2000多亿美元。除了少数国家重大战略研发项目外,国家资助的专业科研队伍客观存在“使不上劲”的情况。另一方面,受国际学术界标准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驱动,高校和科研院所逐步走上了以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为核心产出和评价导向的发展之路,除了少数重大工程外,大部分的研究规模局限在实验室范围内的原理性研发,而较少直接对接产业需求,最终成果表现为论文。虽在学术论文上取得卓越成就,但成果转化率低。如2022年数据显示,高校与科研单位的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仅为3.9%和13.3%,大量研究成果未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种分离状态成为制约科研体系支撑产业发展、阻碍新质生产力释放的重要瓶颈。

回顾以往的政策尝试,如鼓励科学家创业办企业及利用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虽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原因在于,多数科学家并不擅长也不愿意做企业家,且风险投资基金的覆盖范围相对狭窄。因此,需要采取更为全面和有针对性的策略,以确保科研力量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产业发展。

第一,进一步加大理工科人才的总供给,特别是聚焦于紧缺领域,通过精准调控教育招生政策,引导高校合理提升理工科专业的招生比例,以实现人才供给既充足又高度契合市场需求,确保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第二,适当调整科研基金项目导向,使其更紧密地围绕产业实践展开,通过加大对一线产业难题的研究资助力度,激励科研人员深入探索并有效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构筑起坚实的桥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第三,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构建以产业支撑为核心导向的新体系,持续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破四唯”与“立新标”工作,摒弃以论文为核心评价机制的旧模式,转而重视科研成果在产业界的应用成效与转化潜力,以此激励科研人员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产业服务与创新实践,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第四,深化科研人员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让科研人员助力产业发展,就要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接触并解决一线产业问题。可以借鉴扶贫工作的经验,创新性地建立科研人员派驻企业制度,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产业需求的理解,从而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实现科研与产业的紧密对接。第五,建立产业与科研联系的平台型组织机构。要完成科研与产业之间的贯通,还需有专门的组织和机构来促成。这些机构应以国家资本为主体,负责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的工作。线上方面,利用数字平台建立全国乃至全球理工类人才的大数据档案库,为企业提供人才对接的参考;线下方面,则通过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流活动等形式,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和企业资源的引入,把优秀的人才与成果推介给企业,把好的企业资源引入到专业的科研体系之中。这样,科学家和产业实践就能实现相互融合促进,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