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兴通讯技术。
工业制造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大国竞争的基石,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网则是实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和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
工业互联网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全新工业生态和新型应用模式,其精髓及优势在于规模化的资源调度与共享。如图1所示,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和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工业互联网正在不断改变传统的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在5G为工业互联数据流动提供重要无线网络保障的同时,工业互联网为5G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目前,5G+工业互联网主要应用在工业设计、工业制造、质检、运维、控制、营销展示等关键环节中,并形成了工业三维图像、移动视觉、远程运维与远程操控、无人巡检、数据采集等系列化的典型应用场景。未来,5G将逐步向工厂现场控制层面延伸。
工业网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工业网络仍面临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不够开放和友好,这是由传统工业厂家的格局和市场来决定的。大多数的工业协议都是封闭化的结构设计,拥有严格控制的对外接口。
(2)不够弹性和灵活,扩展和调整的难度比较大。
(3)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部署和运维的成本比较高。由于工业网络涉及到有线和各类无线,加之在现场都有应用,所以它难以融合新技术的变革,对现有技术和架构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影响。
在无线网络方面,现有工业无线网络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可靠性和稳定性。工业场合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而无线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与有线的方式相比还不具备突出优势。
(2)刷新速度。工业系统对刷新速度要求比较高,而无线通信较难实现高速刷新,同时难以实现大量终端的同时在线连接。
(3)网络安全。无线网络被入侵和干扰的风险较高,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
(4)传感器无线供电。虽然无线网络缩短了通信的线路,但是仍解决不了供电线的问题。对传感器进行无线供电目前仍是一个无法产业化的问题。
(5)无线工业领域协议及标准。有线领域的标准协议历经几十年才被逐渐规范,在无线工业领域,这些协议又被重新定义一遍。
(6)电磁辐射和干扰。由于很多无线网络会产生电磁辐射,在面向特殊行业(石油、井工矿等)时,必须考虑防爆和隔爆的特殊要求。
5G在工业领域应用特点和优势
除了人们熟知的3个特点之外,5G在工业领域[2]的几个比较重要特征包括:
(1)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是5G网络不同于其他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就是说,一张物理网络可以虚拟出不同的子网络,以满足工业领域不同业务的应用场景要求。整个5G网络还支持端到端的编排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进行弹性扩张或者收缩。
(2)在工业领域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目前,R16标准已经被冻结,URLLC标准在原有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的基础上,时延得到了进一步降低。
5G时延对比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eMBB场景下跨核心网网元时,整个端到端时延在理想情况下为20 ms左右。即使是单向的控制指令,从云端发到终端,时延也需要6 ms左右。在URLLC标准出来之后,整个端到端时延可以达到5 ms。如果单向地从云端向终端发射指令,时延可以小于1 ms。URLLC奠定了5G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地位。
(3)除了低时延之外,5G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时延抖动和确定性[3]。与其他消费领域应用不同,工业领域应用要求不仅时延要低,还要保证时延的确定性,即同样一个指令,这次1 ms送达,下次还要1 ms送达,而不是这次1 ms送达,下次20 ms才送达。这是因为时延抖动和不确定性将对工业领域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甚至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事故。通过5G面向传输隧道时间标签技术和控制技术,可以把时延抖动控制到微秒级,以保证报文次序的收发,这对工业现场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5G建网模式
如图3所示,在网络建设模式方面,5G面向企业内网的建设大概有3种模式:
(1)纯粹的专网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企业的数据是完全自由的,与外界是不发生关系的,安全性也是最高的,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专用的5G频段。
(2)企业自建核心网,基站与公网共享模式。在这种网络的布局架构下,终端的登记、注册以及数据流都是在企业内网。目前,中兴通讯在宝武湛江钢铁完成的中国首家5G核心网就是这种模式的的典型案例。
(3)核心网用户面功能(UPF)下沉模式。这也是现在90%以上的企业都采用的建网模式,也就是说核心网和基站都是与运营商共享的。共享时,企业在终端登记时要到公网去,但是它的数据流不会到公网去,而是在企业内网。这种模式也是目前业界通过运营商网络来建设的主流模式。
5G+工业互联网规模商用思考
如图4所示,5G在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商用将经过3个主要阶段:
5G+工业互联网阶段发展
(1)在短期内,要完成5G网络的规模化建设。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建了网络之后谁来用?怎么样去吸引工业企业来使用5G网络?这时就需要利用有特色的业务引导这些企业来使用5G网络。
(2)在中期,要逐步取代车间现有的有线或无线IP网络。这是因为5G本身就是一个高速可靠又能够适应工业应用需求的无线网络。
(3)在远期,要在这个网络的基础之上寻求一些突破,比如替代现在的现场总线、促进改变一些工控现场的产品形态等。这就好比之前在4G出现时我们并没有想到微信、抖音和移动支付像今天这么流行一样,在中远期希望通过5G技术,来产生更多工业领域的“抖音”“微信”或者“移动支付”。
中兴通讯对5G+工业互联网的实践探索
在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方面,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中兴通讯已经探索出很多的5G+工业应用。
5G+工业互联网主要应用
如图5所示,这些应用总体上可分为6大类。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兴通讯已经与运营商及其他合作伙伴联合打造了几十个5G示范或商用项目。
比如:
(1)在南京滨江制造基地,中兴通讯中标2020年首批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基建工程,规划了16大类40种应用场景。目前该工程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了10个场景的应用,包括机器视觉、远程AR指导、云化自动导引运输车(AGV)、小站数字孪生以及园区巡检、无人巡逻及清扫等。
(2)在鞍山钢铁,中兴通讯建设中国首个4.9 GHz企业专网,在钢铁行业进行带钢的表面检测、电机的监测以及皮带通廊的监视和监测等。
(3)在湛江宝武,中兴通讯已经归纳了30余种应用场景,目前这些场景正在逐步实施落地,同时湛江宝武也是中国第一个企业自建5G核心网的典型案例。
通过前期5G在工业领域的实践应用,我们发现目前仍有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首先,在技术层面,5G在eMBB阶段下的时延及抖动无法满足涉及现场控制方面的要求,需要将来URLLC标准落地验证;其次,在容量和带宽方面,对于集中部署或运行的机器视觉及云化AGV等应用,以5G上行为主,5G的带宽及容量仍面临挑战;再者,在终端的多样性上,由于5G的模组、芯片、产业链仍处于发展阶段,后续随着5G在消费领域及垂直行业领域的整体推进,终端的多样性将会进一步满足工业领域的要求;最后,在商业模式层面,运营商、通信设备商及工业企业都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建议通过分析问题,找到不同企业的刚需,挖掘5G新业务,来促进商业模式的逐步明晰。
结束语
当前5G+工业互联网已经从单点局部的特色业务逐步转变为集成化、系统化的应用。5G本身是一张网,这张网可以承载不同的业务,如基于5G的车间管理和仓储物流;但同时5G不仅仅是一张网,5G如果想发挥它的价值,就需要与运营商、工业方案提供商、工业现场的自动化装备提供商等一起合作。发挥5G优势,使之真正服务于工业企业,从而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