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新基建”机遇的“另一面”

中装协绿色智慧建造分会
从“新基建”新在何处看,与传统基建项目工程比,“新基建”主要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为用户提供服务时,突出智能高效、方便快捷和生态环保。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遭受重创。面对这场天灾人祸,我国相继出台了让利于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新基建”体系、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提振民众信心、回暖经济的“组合拳”。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堪称实惠和利好的,莫过于最时尚的“新基建”。

早在201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今年以来,各省市纷纷加大了对“新基建”项目的计划安排和资金投入力度,“新基建”工程纷纷开始落地,“新基建”这一新词,也迅速在基建市场热起来。

一、“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变”与“不变”

从项目工程建设一般规律看,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桥梁、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建设周期长、投资受益慢和项目工程建成后耐久性无法改变等特点。这些项目投资少则二、三亿,多则数百亿;建设周期短则两、三年,长则四、五年;投入的劳动力,少则三、四百人,多则几千人;施工投入的装备,多数以大型专用机械装备为主;投资主体,以政府和国有企业联合投资为主,民营经济主导的很少;投资回报周期,短则八、九年,长则几十年。

以5G通信、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建设项目,其特点一是发力于科技端,聚投资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一身;二是投资额度相对较小(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除外),多的投资近亿元,少的投资只有几十万元;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除了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以政府或政府与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外,绝大多数项目以企业投资为主;四是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少(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除外),多则上百人,少则十来人;五是建设周期短(除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外),时间最短的三五天,长的一年半载;六是服务覆盖面大,受益群体广,对百姓日常生活影响大,投资受益快,助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潜力足。

从“新基建”新在何处看,与传统基建项目工程比,“新基建”主要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为用户提供服务时,突出智能高效、方便快捷和生态环保。

以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基建”,重点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赋能,提供信息化、数字化为基础的数字信息支撑;以电子和智能化改造等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基建”,重点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成节约、减人增效、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化支撑;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智慧城市等兼有新能源、新材料为特征的“新基建”,重点是弥补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应用存在的短板现象,为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能源、新业态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动能支撑;以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基建”,重点弥补城市交通和长期存在的长途客运运能紧张状况,为补齐城市交通和长途客运短板、发展高铁经济和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推进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支撑。

二、把握“新基建”特点,变兵团作战为分散作战

除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资金额大、工程体量大、线路里程长,项目工程建设划分的标段类型多,参与建设的队伍多,需要建筑企业集中兵力、装备和管理力量,开展大兵团作战,绝大多数“新基建”项目,属于一个“坑”,或一栋楼、一间屋、一个厢式柜,或几个充电桩、几个铁塔,就是一个项目工程的“小不点”。在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团队配置、劳动力组织和工程机械等生产要素安排,以及项目领军团队建设上,与传统项目工程建设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着眼实际,调整思路,以变应变,才能适应“新基建”带来的新变化。

首先,要加强领军团队建设,把加强经理人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着眼“新基建”项目工程特点,以满足项目建设管理需要为中心,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职业团队建设,把责任心和纪律性强、能组织会沟通、能干活会算账,能抗压会协调,能突击肯吃苦,能打硬仗打恶仗的复合型管理骨干,作为培育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的人选,以满足企业率领员工分散作战的需要。

其次,要加强架子队建设,把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作为普及架子队建设的基本标准。过去,在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少央企积累了不少架子队建设的好经验。很多架子队在啃一些难干的“骨头工程”和工期很紧的突击性工程,较好地发挥了突击队作用。随着“新基建”项目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的陆续展开,对架子队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难啃的骨头工程和需要突击大干抢工期的个别特殊分项工程。一家企业只有十来支架子队,显然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加强和普及架子队建设,依靠架子队干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拓展一方市场,将是诸多有志于跻身“新基建”领域的建筑企业队伍建设的方向。

三、着眼于长期合作,变完工闪人为通过服务“淘金”

与传统基建项目工程不同,“新基建”项目工程完工后,对后续服务的需求较高,通过加强对“新基建”项目的日常维护管理,才能确保正常运转。

相对于传统的铁路、高速公路、水利等项目工程和“新基建”范围内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众多的“新基建”建设单位不具备承接完工的项目工程日常维护管理能力,这是因为他们不像国家铁路集团下辖的各铁路局那样,拥有专业的工务段、大修段、动车段和电务段等专业维管队伍,专门负责高铁线路和机车装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运输车辆安全正常运营。很多“新基建”建设单位普遍缺乏专业维护队伍和专业管理人才,对他们来说,日常维护管理是一件头痛的麻烦事。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不但拥有雄厚承建的实力,还拥有专业维护管理能力。企业的这种实力和能力既是资源禀赋,更是参与市场竞争、拓展产业链条、把握市场机遇的利器。

第一,要充分认识延伸服务链条的重要性,把握深耕市场机遇。几乎所有的“新基建”项目建设主体,都是肩负着立足城市或广阔的区域,深耕市场的使命,为建筑施工企业依托项目、滚动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深耕市场,滚动发展,有内在经营技巧,像过去那种完工闪人,结算完工程款就与建设单位“拜拜了”的做法,显然是不行的。要通过规划好长期合作的经营谋略,建立健全后续服务机制,打好后续服务牌,念好为用户排忧解难经,加深双方的理解,增进相互交流,建立你我互信。

第二,要把建设维修服务队伍,纳入参与“新基建”项目工程建设议事日程。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做好后续服务文章,需要维修服务作支撑。与家电维修和机械车辆“4S”店专营维修业务不同,建设维修队伍,实际上是建立在以延伸服务为纽带,以排忧解难为重点,以微利保本为原则的“技巧经营”,通过“技巧经营”,稳住客户和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讲,加大维修队伍建设力度,要着眼长远,谋大事算大账,不能小看维护服务这个不显眼的小“芝麻”粒儿,“芝麻”粒儿的背后,是友谊,也是诚信,是责任,更是赢得市场的伏笔。所以说,要舍得在维修队伍建设上投放人力和装备,舍得在维修服务上看重责任,舍得在维修服务上花时间和精力。

四、要注重员工心声,变看重结果为时刻关注施工现场员工

因为“新基建”项目投资小、体量小、工期紧、上场施工人员少,决定了除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以外的“新基建”工地的“职工之家”建设,不可能像传统建设工程和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部那样,在现场“职工之家”建设上,投入的财力大,花费的精力多,但并不是说由此就可以忽略员工的心声了。注重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效益,更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人,只有把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保护好,切实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广大员工才会安心地工作,工作的劲头也才更足。

一是要通过“借园赏花”,延长关爱员工的情感链条。针对项目工程投资小、工程体量小、工期紧和施工人员少,与员工生活、学习和锻炼密切相关的好多“福利”,落地的确存在诸多困难。有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代表就可以放弃不管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放宽视野,转变观念,放下身子,加强与建设单位、协同单位,以及项目附近的社区合作,建立临时党群组织,借助建设、协同单位和周围社区既有的员工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和采取贴补、“搭伙”等模式,与建设、协同单位和周围社区共享公共文化消费资源,积极参与他们组织开展的各种业余文化生活,从根本上解决一线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无去处的苦闷和烦恼。

二是要通过建立视频连线机制,畅通与员工沟通的渠道。无论一个人走多远,最怕组织忽略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心声难以引起组织注意。伴随着“新基建”项目渐渐掀起建设高潮,一些投资几十万,一二十个劳动力的小项目,也会越来越多。无论项目大小,参建员工多少,都是企业派出的项目工程部,关爱员工生活,倾听员工声音,一个项目、一个人也不应该落下。要通过建立视频连线机制,畅通信息连通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员工和员工的家人,开展网联网、屏对屏、面对面沟通,倾听他们心声,总结交流经验,定期通过屏对屏召开小微项目点评会、表彰会,激励更多的小微项目员工立足岗位作贡献,把在小微项目默默无闻地奋斗的员工的工作激情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让广大员工和他们的家人都来为“新基建”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