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智慧城市网。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强力推进科技兴警战略,主动融入“数字济南”建设,通过数字牵引,科技赋能,智慧管控,打造了济南辖区路畅人安智慧新生态。
搭建数智交管的“四梁八柱”
济南交警支队统筹规划数智警务建设,搭建起智慧交管的“四梁八柱”,为交通管理可持续发展及创新提供动力和保障。
济南交警支队搭建了数据采集汇聚、数据融合治理、智能分析运算、统一服务管理和信息分发触达五大基础支撑能力体系,构建了全息化态势感知、精准化指挥调度、标准化设施运维、场景化智能应用、智能化考核评估、个性化公众服务、联创拓展转化等八大业务能力框架,推动交通管理从信息化、智能化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织密全维感知网络。济南交警支队加大道路前端智能感知设备及其运维平台建设,初步建成全域覆盖、高效运行、动态感知、智能管控的全维感知网络,并融入济南市公安局数智警务总体架构,以数据共享、资源整合推动实战功能升级。在市域道路智能感知多网融合的基础上,实现高速公路科技建设提档升级。
济南市历城区交通运输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理念,创新体制机制,打造“1+6+N”智慧交通监管平台,开启融合高效的智慧执法新模式。
完善交通运输执法智慧化建设新体系。深化交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设备提档升级。打造区级智慧交通平台,完善道路桥梁建设、管理、养护,道路运输管理和交通执法功能,接入市级智慧交通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功能互补,建立市区一体化的执法工作机制。建立“1+6+N”的智能化监管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智能统筹,整合治理超限超载非现场执法、“两客一危一货”视频监控、打非治违监管、道路管养监管、交通综合执法办案和隐患点位监管等6个独立监管系统功能,根据交通违法行为类型,实现六个监管系统协作统筹;建立形成1个派驻街道执法中队,N个部门协调配合的基层执法模式,形成执法合力。
赋能打防管控实战运用
燕山立交桥是济南市主要的立体交通枢纽之一,承担着连接城区外围交通与中心城区交通转换的功能,因高架接入点与地面道路道数不匹配、南侧路网匮乏等综合原因,导致经十路山大路路口东向西长期交通拥堵。今年7月以来,济南交警支队在经十路山大路路口设置了首个“联动式掉头”通道,结合数据支撑总结通行规律,科学采用“联动式同步掉头”、协调多次放行等措施,通行效率提升17.1%。
“我每天下班都要经过这个路口,原来掉头口在桥下,直行和掉头车辆交叉,过去至少得等两个灯,改造后一个灯就能过去。”济南市民王女士说。
近年来,济南交警支队依托“交通大脑”海量数据和算力支持,研发各类创新应用,不断提升“打防管控”实战效能。
济南交警支队创新行人闯红灯抓拍模式,精准赋能执法场景化应用,通过前端发现、有效比对,主动发现不文明交通行为。研发可变车道多功能电子警察抓拍模式,解决可变车道的违法抓拍难题。强化省市协作一体化,与山东省公安厅交管局共同搭建数据资源共享的疲劳驾驶研判预警模型,提升精准预警查处疲劳驾驶效能。推出大货车右转必停让行“立体警示和违法抓拍”模式,在全市安装612套右转停车让行标志牌,大货车右转造成的交通事故下降9.52%。
赋能高品质交管服务
济南交警支队研发事故定位助手,事故现场定位率由原来的72%提升到96%,有效解决了道路交通事故及隐患位置准确定位的难题;道路发生拥堵,怎么让驾驶人及时知晓?他们创新语音提示的拥堵防范处置模式,搭建语音呼叫平台并纳入消息推送体系,对驾驶人实现自动语音告知提示;群众办理交管业务,如何随时随地获知相关信息?他们完善“内网外网互联互通、信息交换同步传递”的便民服务机制,创新研发智慧交管AI助手,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交管服务……这些都是济南交警支队依托数智警务研发的交管服务“黑科技”。推动数字公交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运营、管理、服务模式,促进数字化与公交行业深度融合,是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需要。近年来,济南公交围绕市民个性化、定制化、高品质的公交出行需求,把生产经营与数字化结合,让广大乘客可感、可知、可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交管数字化、智慧化的实践提高了出行效率,进一步确保人们安全,智慧交管建设已初见成效,未来,还需不断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