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DC圈”,作者/未然。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产业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算力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算力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战略竞争新焦点。
目前,我国加速推进算力布局,与算力有关的多项国家政策发布,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在推进相关规划落地,包括基础电信企业等在内的各方也在积极推进算力网络建设,算力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中国算力产业政策
国家层面政策
近些年,为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我国各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
我国加强统筹布局,完善顶层设计,多项与算力有关的政策和规划落地。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致力于构建以数据流为导向的新型算力网络格局。
近期国家算力相关政策汇总
地方层面政策
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地为构建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如《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近期地方算力相关政策汇总
可以看到,在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算力供给体系建设,打造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算力产业格局,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算力底座”。算力网络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增强我国在全球数字化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中国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算力规模持续扩大,智能算力成为主要动力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过650万标准机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过30%,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超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
2017年-2022年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年,京津冀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建设进入深化实施阶段,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超60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130万标准机架。超算发展水平位于全球第一梯队,2022年最新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我国共162台上榜,总量蝉联第一,“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持续位居榜单前十。目前全国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上海、天津、武汉、合肥、深圳、成都等城市加快推进智算中心建设。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约2.9-3.4倍,未来几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智能算力取代基础算力成为算力结构最主要构成,智能算力成为增长驱动力。
算力赋能持续深化,行业数字化动能释放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日益深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企业加快推进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提升,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2017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名义增长及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加速融入工业、能源、医疗、交通、教育、农业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座城市。算力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应用推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中国算力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能耗压力增大,绿色发展亟待加强
数据中心是算力的重要载体,也是能耗的重要来源。据估计,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占全社会用电量的约3%,随着算力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中心的能耗压力也将不断增加,对环境和资源造成较大影响。为此,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发展高效节能的计算设备和系统,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供电,探索多维度的能源协同管理和优化调度,构建绿色智能的数据与算力设施。
安全风险突出,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也是数字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算力规模的不断扩大,算力安全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一方面,算力设施本身面临着物理破坏、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算力资源损失、服务中断、信息泄密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算力应用也面临着算法偏差、数据滥用、智能伪造等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社会不公、个人隐私、公共利益等受到侵害。为此,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算力安全的立法规范、监管执法、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构建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的新型信息安全体系。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规范,发展可信可控的计算设备和系统,采用先进的加密认证、防护检测、溯源追责等技术手段,探索多维度的安全评估和审计机制,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与算力服务。
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有待提升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创造力,也是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随着算力技术的不断演进,算力竞争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算力技术领域出现了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计算、光子计算等新的技术方向,为算力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算力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促进算力产业的协同创新,推动算力应用的跨界融合,提升算力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计算设备和系统,采用开放协作、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探索多维度的竞争合作机制,构建开放包容的数据与算力生态。
四、中国算力产业发展展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算力布局
要统筹规划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和布局,充分考虑能源、网络、地理、气候等因素,形成合理高效的数据与算力资源配置。要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边缘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新型计算模式的融合发展,打造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算力资源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提升算力供给
要加强算力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重点突破计算芯片、计算系统、计算软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提升算力设备和系统的性能、功耗、安全等方面的水平。要促进算力产业的协同创新,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联动,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算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推动算力应用的跨界融合,加强不同行业、领域、层级的需求对接,形成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提升算力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
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激发算力需求
要培育新型的算力服务业态和模式,如算力共享、算力租赁、算力交易等,为不同规模、类型、层次的用户提供灵活便捷的算力服务,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和成本。要培育新型的算力应用业态和模式,如数字孪生、元宇宙、智能制造等,为不同行业、领域、场景提供创新的算力应用,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价值。要培育新型的算力合作业态和模式,如开放创新、共享共赢、竞争合作等,为不同主体、地区、国家提供包容互利的算力合作,增强算力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新创造力、新竞争力。中国算力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和潜力,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未来,算力产业将成为支撑新兴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