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CPS中安网,作者/罗超。
回顾2021年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可谓是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我们所探讨的智能交通产业,主要体现在城市智能交通和高速公路领域,而这两个领域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是主要趋势和一种潮流。
以史为鉴,看2022智能交通哪些技术最流行,我们以这两个维度为主;与此同时,在智能交通产业之中,市场需求升级才带来技术质变,这也是本文的逻辑主线。
01
元宇宙下的交通世界
交通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元宇宙与交通正在进行一场变革。
其实从行业来看,智能交通是较早与元宇宙倡导的虚拟现实对接的技术产业,其应用雏形是虚拟酒驾、醉驾和不文明驾驶带来的虚拟事故体验,让人警醒也感慨科技的无孔不入。
来看元宇宙下的交通世界,元宇宙可以划分为现实和虚拟两个部分,元宇宙下的交通也可以分为现实交通和虚拟交通两部分。
现实交通,是现实存在的物理交通部分,方式包括陆、海、空、管道等,体系包括监管、运营等,用户包括管理单位、企业和个人等,形态上包括物理交通及其对应的数字孪生交通(实时映射)两部分;虚拟交通存在于虚拟元宇宙,如游戏、作品中,可以任意想像,存在于元宇宙虚拟人的心灵世界。
每个人都可以创作自己交通体系,是并行的和多版本的。可以说每一个元宇宙空间都有自己的交通体系。是现实交通的主观延伸。
在当下,行业里最热的车联网与元宇宙极为相关。
V2C车人交互基于人机交互界面的数字化与基于单车相关数据服务应用多元化,V2V车车交互基于传感技术与车车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实现智能网联中自动驾驶的前提,V2X车与万物交互作为车联网的最终发展阶段,是构成未来世界的智能交通ITS系统的主要部分,更是链接下一个互联网时代元宇宙的入口。
02
2022城市交通
“碳中和”的一场硬仗
2021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
作为节能减碳重要一环,交通领域占全国终端碳排放15%,过去9年年均增速5%以上,预计到2025还要增加50%。为此,碳中和技术在交通应用,也开始崭露头角,在2022年将持续深化。
同年6月初,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欧阳昌琼关于“如何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加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问题时坦言,“这是我们全行业上下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也是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一场大考”。
李小鹏表示,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交通部将系统谋划交通运输领域深度减排战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并提出多个“进一步”:进一步调整用能的结构,要推广低碳交通装备;进一步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进一步创新组织模式,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推动新业态的发展,推动平台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运输的效率;进一步推动公共出行,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碳中和,简单理解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和因为人类活动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数量达到平衡,这与交通出行,息息相关。
作为交通从业企业,交通是一个富有使命感的行业,越来越大的城市、越来越多的汽车、越来越多的人口,让交通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前所未有的严峻,为交通安全、交通拥堵、碳排放等问题,寻找最优解,让我们每个人的出行变得安全、高效、经济和绿色。
中国已经向全球做成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就是“3060”国家双碳目标。智能交通减碳将从车、路、行三个方面着手。
除发展智能电动汽车之外,通过建设高等级智能道路,大力发展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构建安全、便捷、高效、低碳的智能化出行服务体系等,可以让我们的城市更绿色,帮助碳达峰和碳中和,惠及每一个有出行需求的人。
为此,2022碳中和下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向朝几个方面发展: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打造低碳生活模式,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圈吸纳人口和就业的潜力,构建功能混用、公交导向、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城市布局;促进交通出行模式转变。
比如建议开展MaaS发展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愿景和路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多样化、一体化全链条出行服务;智能交通助力交通运行效率提升。
未来的交通应是在出行预约的前提下实现人、车、路协同发展,建立不堵车的交通系统,实现系统运行效率最优。
03
F5G
智能交通的“光底座”
智能交通是政策驱动型产业,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数字交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促进物理和虚拟空间的交通运输活动不断融合、交互作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
在这其中,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成为核心,到交通与汽车、电子、软件、通信、互联网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新业态和新技术应用水平保持世界先进。
到2035年,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天地一体的交通控制网基本形成,按需获取的即时出行服务广泛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需要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从目前来看,F5G的应用已经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变得更完善。
在未来,大量的个人、办公、市政、工业生产、交通物流等数据将会存储在边缘节点或者云端,海量实时的数据交互需要极高的传输速率和极低的时延。
如果说5G是天上的一张网,那F5G便是地上的一张网,这两张网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F5G是以光纤为介质的第五代固定网络通信技术,F5G是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于2020年2月份定义的固定网络的第五代技术和标准,具备超大带宽、安全可靠、确定性低时延的特点,主要适用于固定性、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安全的场景,比如交通互联网、数据中心互联和车站、机场工作园区等。
F5G的出现,正在重新定义智慧交通,智慧交通的未来也迫切需要更智能的联接。
在智慧交通时代,信息数据就像是出行的车流、人流,是社会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F5G全光网,与城市的街道、城市地铁和城际的高速路、铁路作用是类似的,它是信息数据的高速通道,保障了交通场景数据流动的畅通无阻。
传统交通行业因业务需求,交通部门的垂直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每个单一信息系统解决的是一个部门的需求,是一个部门所管辖职能的“信息化实体”,这样的结果是信息完全私有,无法有效进行网络联接,发挥不了协同效应。
由于技术受限,数字化转型一直成为交通行业的难题。随着新基建风口来临,传统的交通体系亟需重构,重构的背后,需要技术的支撑。
F5G技术的加持,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新基建的基石,在联接容量、带宽和用户体验三个方面均有飞跃式提升。
04
2022车路协同
一路畅行,依然大热
车路协同是这几年智能交通最绕不开的热词。
vehicle to everything,简写V2X,意为“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是智能汽车和智能交通的支撑技术之一,其技术本身,就存在着无限可能。
简单来说,V2X的作用可以分成三大点: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美国交通部曾有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将美国境内的所有车辆装有基于V2X的交叉口移动辅助和左转辅助功能,每年就能够减少40~60万的碰撞事故和19~27万的伤亡人数,挽救780~1080条生命;同时,有了V2X技术,不同车辆间的自适应协同驾驶也将成为可能:通过合理的路线规划,可以缩减不少排队等待的时间,从而减少CO2、CO、铅及硫氧化合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而欧洲的eCoMove项目亦有一份研究成果表明,具备V2X功能的车辆在理论上能减少4%~25%的油耗和污染物排放。
2022,车路协同的玩家更多。
就在不久前,福特的车路协同系统先后落地无锡、长沙、广州,通过车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相互配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未来智慧都市的模板:具体来说,V2X是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基础设施V2I、车辆与行人V2P、车辆与外部网络V2N加起来的总和,而福特目前的车路协同系统C-V2X还属于V2I范畴,采用的是基于现有商用4G蜂窝网络的通信模式,实现的是车辆、智能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交通云控平台之间的互联,距离V2X还有点差距。
以最常见的红绿灯为例,搭载在福特EVOS上的车路协同系统在遇到红绿灯路口时,可以自动识别前方红绿灯的状态和时间秒数,并同步在车辆仪表盘屏幕上会提前显示。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将转为绿灯即之前,车辆还会及时发出提示音进行起步提醒,这对于被大车刚好遮挡视线的车主来说,显得尤外贴心。
除此之外,在福特的这个车路协同系统上还有一个“绿波车速”功能,顾名思义,跟着仪表盘中会出现的绿色波纹提示,只需要驾驶者保持当前的行车速度,就可以顺利通过前方红绿灯。
如果没出什么意外,该功能甚至可以让驾驶者体验到一路绿灯的快感。
车路协同2022更是各家车企必争之地,其实早在2019年华为和上汽集团联合车路协同技术共同研发,就已经吹响了中国车企和技术供应商的启航。
像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公司、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江淮汽车、东南汽车、众泰汽车、江铃集团新能源、宇通客车都在此列。
2021清华作为技术供应商也入局车路协同,他们认为车路协同是单车智能的高级发展形式,能让自动驾驶行车更安全、行驶范围更广泛、落地更经济。
车路协同像是路灯,而单车智能就像车灯,在两者协同作用下,自动驾驶规化商业模落地门槛能够大大降低,加速单体智能向协同智能的转变。
因此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落地一定需要车路协同。其研究方向在:
首先,基于车路协同的预期功能(SOTIF)能提升自动驾驶安全。以往在极端天气、不利照明、物体遮挡等情况下,单车智能的感知、预测能力面临严峻挑战。而车路协同可弥补车端感知不足,有效扩大单车智能的安全范围。
其次,车路协同能够扩展自动驾驶ODD(车辆运行设计域)。一般而言,受天气、行驶区域、时段、速度等因素限制,单车智能能够感知和应对的驾驶场景有限。而路侧的协同感知能够扩展车辆的感知范围、能力和场景,从而扩展单车的运行设计域(ODD),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的点到点能力。
最后,在系统配置上,单车智能除了要投入高昂传感器、算力设备之外,还需要一套等效的冗余子系统。而车路协同提供的路侧设备感知冗余,不仅复用率高避免重复建设,还能实现成本分摊。因此,在同等自动驾驶安全前提下,车路协同可以大范围实施部署,促进自动驾驶规模商业化的早日实现。
05
大数据技术
打造智能交通“管理中枢”
当智能交通遇到大数据,如同二氧化锰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作为催化剂一样,一场剧烈的化学反应加剧了两方的共同发展。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交通拥堵、交通污染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这些都是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智能交通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的关键所在。
为此,及时、准确获取交通数据并构建交通数据处理模型是建设智能交通的前提,而这一难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得到解决。
系统利用先进的视频监控、智能识别和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可管理空间、时间和范围,不断提升管理广度、深度和精细度。
整个系统由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信号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卡口系统、电子警察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组成。以达到四方面的目标:提高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打击违章事件、出行信息服务。
2022的大数据应用,在智能交通出现了诸多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大数据的虚拟性可以解决跨越行政区域的限制。交通大数据的虚拟性,有利于其信息跨越区域管理,只要多方共同遵照相关的信息共享原则,就能在已有的行政区域下解决跨域管理问题。
022
大数据具有信息集成优势和组合效率。大数据有助于建立综合性立体的交通信息体系,通过将不同范围、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数据仓库”加以综合,构建公共交通信息集成利用模式,发挥整体性交通功能。
03
大数据的智能性能较好的配置交通资源。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辅助交通管理制定出较好的统筹与协调解决方案。一方面减少各个交通部门运营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可有些提升道理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
04
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大数据技术能促进提高交通运营效率、道路网的通行能力、设施效率和调控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的改善所涉及工程量较大,而大数据的大体积特性有助于解决这种困境。
结束语
2022,哪些技术最流行,时间会给予了答案。我们常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可喜的是,2022的智能交通,多技术争春成为行业技术态势,同时多技术也都在融合之中,尤其是元宇宙和碳中和等新技术,都在探索智能交通的无限可能。2022的智能交通,将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