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技术背后的危与机

马嘉璐/李娅宁
数字孪生技术听起来超前,但并非新近出现,在工程技术、智慧城市等领域已有很好的应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冯瑞介绍,数字孪生已被美国、德国、英国等定位为国家战略,该技术带来的变革将催生重大创新。

将现实世界投射到虚拟世界的数字孪生技术,将会给我国带来哪些产业发展机遇?又会给监管带来哪些挑战?近日,来自产学研不同领域的专家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多场论坛上就这一话题发表看法,进行讨论。

QQ截图20210630142014.png

7月8日-10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期间举行上百场论坛,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图自官网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指出,数字孪生技术听起来超前,但并非新近出现,在工程技术、智慧城市等领域已有很好的应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冯瑞介绍,数字孪生已被美国、德国、英国等定位为国家战略,该技术带来的变革将催生重大创新。

与此同时,多位专家也表达了在治理层面的担忧:人们可能对数字孪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处于无意识状态。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衣俊霖提出,数字孪生带来的核心挑战,是算法的黑箱化,算法决策规则被隐藏起来,将会使法律问责变得异常困难。

虚拟世界“双胞胎”,催生重大创新

何谓“数字孪生”?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冯瑞介绍,数字孪生是根据真实世界事物构建虚拟孪生体的空间,并对现实物理空间进行指导和优化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对照现实世界再造一个虚拟世界“双胞胎”。近年来,随着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数字孪生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其实,数字孪生并非是近年来才最新出现。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指出,在工程技术里面叫仿真,在测试和系统评估里叫模拟;而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领域,在算力和网络的支持下,通过对物理世界的建模,城市治理有了新的方法。“数字孪生是城市在走向数字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座。”

黄晓庆进一步举例道,比如在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中,有许多高楼。要预测这些高楼可能会出现哪些安全问题,单靠派人力去巡逻不大现实,也不能拿哪一栋楼来做实验,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世界进行测试,就可以帮助现实世界进行决策。

冯瑞介绍,目前数字孪生已经上升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战略,比如由美国国防部主导建立的国家数字化制造与设计创新机构,在2018年就把数字孪生列入战略投资重点,美国政府和美国军方对数字孪生高度重视可见一斑。此外,德国工业4.0把数字孪生作为重要内容,英国也于2020年发布了国家数字孪生体原则,目的是统一各行业对于数字孪生开发的标准,提升不同数字孪生体之间数据融合的价值。“数字孪生以数据驱动作为核心,把人和机器之间的协作从最早的人机协作转变为机器与机器协作,这种变革将催生重大创新。”冯瑞说。

更高精度更高效率,需要基础学科支撑

尽管应用前景广阔,但当下我国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冯瑞指出,目前数字孪生发展需要建立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数字孪生评价体系指标和科学统计体系,以及可以实现数字孪生不同模型之间融合的统一方法论。

冯瑞观察到,数字孪生从最初集中于制造业单一应用领域,已经开始向大尺度、跨领域融合发展。随着数据量不断加大,模型也会越来越复杂,这给模型建立的精度和效率带来了更高要求。他认为,要解决精度和效率之间的矛盾,需要突破精准建模以及超大规模计算技术,来自数学、物理等基础类学科尤其交叉类基础学科的支撑非常重要。

此外,冯瑞还指出,在数字孪生的每个构建层都需要使用大量基础工业软件,但这些工业基础软件目前都严重依赖国外企业,这将对我国的数字孪生发展造成极大困扰。

在数字孪生应用标准规模化落地方面,冯瑞建议,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面向数字孪生城市重点在交通、社区、服务等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进而促进打造城市规划新模式。加强数字孪生产业开放的交流平台建设,参与或者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抢占精准数字孪生国际标准控制权。

挑战传统监管规则,算法黑箱或是核心

作为具有推动时代变革的新技术,数字孪生的发展又隐藏着哪些风险?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刘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已有很多人注意到了数字孪生对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但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没有意识。

“数字孪生是美国人发明的,美国人在数字孪生里吃了大亏。”刘伟举例,波音737 MAX飞机在设计制造中就使用了数字孪生技术来模拟飞行,但该机型却在现实世界中频频出事。

冯瑞同样认为,数字孪生给监管带来了新问题,比如涉及敏感地理信息以及数据安全等,新的经济运转模式也会给传统规则带来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衣俊霖提出,数字孪生带来的核心挑战,就是算法的黑箱化,即将代码封装起来。算法的黑箱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可以使技术稳定;但同时也会导致算法决策规则被隐藏起来,有可能会转嫁决策责任,使法律问责变得异常困难。

衣俊霖认为,规制算法黑箱的关键在于在保持算法系统运作封闭性的同时,寻求法律系统与算法系统之间的沟通机制。具体而言,首先是建立技术标准声明机制,加强技术标准的上位法支撑,形成对企业的约束力;此外可以借鉴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做法,给算法打上标签,可以包括版本控制、信息算法生产方,算法使用方以及安全分级等内容。“这样可以增强法律的现实效力,使得技术标准在合规领域更受重视。”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