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OT视点”。
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迅猛发展,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检测和分析手段,通过捕捉物体表面散发的红外线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设备常采用低温、高压、高速运行,红外热像技术用于对此类设备进行检查和监控,既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又可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同时,也可以借助红外热像技术进行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
目前,已在医疗、公安、消防、考古、交通、农业、地质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热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
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辐射的成像技术,能够捕捉物体表面散发的热量(即红外线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热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步骤:
热辐射: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C,0 K)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红外辐射的波长介于0.7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热成像通常使用8-14微米的远红外波段(大气窗口区域)。
热辐射的捕捉:热成像设备配备的红外探测器可以检测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常见的红外探测器有两种类型:
非制冷型探测器:利用热电效应或电阻变化,通常用于便携式热成像设备。
制冷型探测器:需要低温工作环境,灵敏度高,适合军事、科学等高精度场景。
信号转换:红外探测器将捕获的热辐射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电子信号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成正比。
信号处理:电子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伪彩色映射算法,将温度数据映射为不同颜色或灰度值。常见颜色映射为:红色表示高温,蓝色表示低温。
图像显示:最终生成一幅反映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亮区或红色区域表示高温,暗区或蓝色区域表示低温。
热成像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非接触性、实时性和全天候工作能力,这使得它在多种复杂环境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热成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
在工业领域,热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设备故障检测与维护、产品质量检测、安全监测、能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典型的应用场景如:
过热检测
红外热成像仪能够检测设备过热或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或损坏。例如,在电力设施、石油化工设施、机械制造设施等中,通过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查和监测,可以有效地预防设备事故,提高生产效率。
·电力设施:红外热成像仪可用于检测变压器、输电线路、开关柜等电力设备的温度异常情况,预防设备故障和火灾事故。
·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红外热成像仪可用于检测管道、储罐、反应器等设备的温度分布情况,及时发现泄漏和腐蚀等问题。
·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红外热成像仪可用于检测机床、轴承、齿轮等部件的温度变化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预防性维护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工业企业可以定期对关键设备进行扫描,识别出潜在的热点或温度异常区域,从而提前安排维修或更换部件,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损失。红外热成像仪通过捕捉设备的热辐射图像,可以帮助工程师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降低维修成本和生产停机时间。
无损检测
红外热成像仪可用于产品质量的无损检测。通过检测产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辐射特性,可以判断产品的质量。例如,在塑料制品、电子元件、建筑材料等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缺陷或不一致性。这种方法具有非破坏性、快速且准确的优点,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温度分布分析
在制造过程中,产品的温度分布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实时显示产品的温度分布情况,帮助生产人员调整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分布,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问题,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火灾预警
在易燃易爆的工业环境中,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异常,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一旦检测到高温点或火源,系统可以立即发出警报,提醒人员采取应急措施。红外热成像仪能够在火灾发生前及时预警,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人员安全监测
在某些高温或危险的工作环境中,红外热成像仪可以监测工作人员的身体温度,预防中暑等职业健康问题。通过实时监测人员的体温变化,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能效评估
红外热成像仪可以用于评估工业设备的能效。通过测量设备的热损失和能量利用效率,企业可以制定节能降耗的策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在建筑物和工业设施中,红外热成像仪可以检测热漏点,帮助改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浪费。
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热成像产品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红外热像仪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处于发展期,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国防现代化行业支持政策下,我国市场对于红外热成像行业需求日趋旺盛。根据Maxtech International预测,2023年,我国红外热像仪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0.60亿美元,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61%;其中,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将达到59.47亿美元,民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将达到41.13亿美元。
红外热像仪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探测到物体,且不受烟雾、粉尘等因素影响,可以全天候使用。同时,红外热像仪是通过被动的方式探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相较于其他带光源的主动成像系统更具有隐蔽性,因此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侦查、监视、制导等军用领域进行广泛应用;而民用型红外热成像仪则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消防警用、辅助驾驶、个人消费、医疗诊断、安全监控等领域。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该行业的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红外热成像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红外热像法》等产业政策标准为红外热成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技术方面,我国企业有望在高性能热成像芯片、图像处理算法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提高热成像系统的性能和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随着探测器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热成像设备正变得更加小型化、智能化,应用前景也更加广泛。
随着热成像系统市场的持续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热成像系统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军事、工业领域外,热成像技术还将应用于更多新兴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等。这些新兴领域将为热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
结语
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接触测温与成像手段,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热成像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工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将会更加智能化、小型化、便携化,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