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新规出炉,营收低于3千万将被拒之门外

潘敏瑶
根据高工机器人调研,超88%的业内专业人士并未关注到新规的公告,即使看到了公告,也未来得及细看。可以说,新规的热度远没有想象的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工机器人”,作者/潘敏瑶。

7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对《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管理实施办法(2024版)》(以下简称“新规”),新版两文件自2024年8月1日起实施。

然而,一石并未激起多少浪花。

根据高工机器人调研,超88%的业内专业人士并未关注到新规的公告,即使看到了公告,也未来得及细看。可以说,新规的热度远没有想象的高。

回头看:旧规的“缘起”与“没落”

究其原因,还得从“旧规”的颁布说起。

早在2016年9月,工信部就《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首次开启征求意见,同年12月,“旧规”正式发布。2017年,工信部针对《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修改后再次发布。随后的2018年-2020年三年间,工信部已经披露了三批次符合条件的入围企业并予以公示。

“旧规”主要面对的是机器人本体企业和系统集成商两大产业链群体。

彼时,中国机器人机器人行业已拥有500多家本体企业、3000多家集成商。然而,在2018年公布的首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仅15家。随后的第二批、第三批名单分别是8家与9家。2021年及之后则没有公布更多的企业名单。

也就是说,自《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公告以来,仅寥寥32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获得公布,占比仅为约0.9%,且还有一众机器人行业主流企业并未在名单当中。

1、是门槛太高?

旧规对企业规模、产品质量、研发创新等层面均做了要求。比如,本体企业年收入≥5000万或年产量不低于2000台套;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销售成套工业机器人及生产线年收入总额不低于1亿元;产品须获CR认证;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50000小时;具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或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等等。

从企业规模来看,2017年,机器人行业年出货量破千台的国产机器人企业已超十家。国内集成商规模依然普遍偏小,营收规模超过1亿元的有100家左右,超过5亿元的企业不超过30家。

从认证来看,2016年正式建立并开始实施机器人检测认证制度,第一批CR证书发了20张,到了2019年的CR认证产品名单公布,共120款产品通过,包括70款工业机器人。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这一规范有难度,但已有一定的企业基数。

“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5万小时”在当时被看作是最难的要求,没有之一。毕竟直到2021年,机器人行业首个MTBF测评标准方法才正式发布,随后的2021-2024年期间,陆续有机器人企业披露通过MTBF 2万小时、3万小时、5万小时,甚至8万小时、10万小时测评。因而,在旧规发布之时,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中敢于公开宣称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的企业寥寥无几。

同样,“省级研发机构”这条对企业的人才储备则有着苛刻的要求。

多条规范集合起来,几乎将大部分中小企业以及初创公司刷了下去。

2、是宣传不足?

如本文开头提到的,企业高层对该规范关注甚少,这也是一直以来公布的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少之又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发布,能引导各类鼓励政策向公告企业集聚,但实际上,企业要实现自我造血,必定要从根源上打造提升业绩的利器。因而,如果机器人企业的客户并不知晓或认可这一“规范”,那么“符合规范”则不会成为机器人企业产品销售的加分项,或者必须项。

向前看:新规“重振旗鼓”

时隔多年,新规实施,能否一改往日“颓势”,吸纳更多符合规范的机器人企业集结?

首先,新规面对的产业链群体进行了扩容——“关键零部件企业”首次出现,这机器人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终于被新纳入规范企业评选范畴中,充分体现出国家政策的重视。

除此之外,本体企业的产量数据则不再作为考量指标,对集成应用企业的考量从销售成套工业机器人及生产线年收入总额不低于1亿元转变为营业收入年均不小于1亿元。对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业绩数据考量则是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均不小于3000万元。

对技术能力和生产条件则做了更细致的规范,即不同的营业收入区间对应不同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且要求企业单独设立研发团队或部门,建有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等。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认为,研发经费投入标准有所提高,‌旨在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这一变化反映了政府对工业机器人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重视,‌通过设定明确的财务指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规范要求企业在标准适用范围内的产品,应符合近10项标准,同时企业研发、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本体、集成系统等主营产品须获得CR认证。“平均无故障时间”则不再是规范中的要求,新提出的是对产品质保期进行了至少1年的要求。

新时达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范曾认为,目前有些厂家机器人的实际功能和性能是满足不了标准要求的;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CR认证也不是必须的,并且大部分企业也不会做全系列机型的认证;再加上安全要求、EMC性能等,如果一一按照标准对照考核的话,很多控制器都不合格。

值得一提的是,据高工机器人了解,当下认证依然费用较高,相比Ul、功能安全等认证,CR认证的价格虽然低很多,但一个系列机型一起做认证,费用也需要10万元左右,不同认证厂家的收费标准也不一样。

除了费用问题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把CR认证作为前置不合理,目前检测机构的能力还远远达不到产品开发要求,厂家自己或者客户主机厂商来评测会更合理。

作为机器人本体企业,藦卡机器人CEO罗涛认为在当下机器人市场恶性竞争激烈情况下出具规范对藦卡机器人有利,规范中特别提到的资料ISO9001,其在5年前就有体系认证了;去年开始藦卡机器人花了几十万,在公司部署汽车行业体系16949,年底可以全面上线;生产过程控制中,藦卡机器人实现了MES系统加云星空ERP双系统运行,确保从来料、全检验入库、生产装配、出厂72小时测试、发货、售后等全过程可追溯。目前,藦卡机器人拥有5大独立研发中心,后续将加大在数字化研发设计能力、数字化智能工厂方面的投入。

作为核心零部件中的减速器企业,飞马传动总经理耿建伟指出,这几年,通过各家减速器厂家的应用积累,以及产品的改善提升,目前能存活下去的企业,基本具备了规范中的大部分条件,但是要面面俱到确实有难度。比如在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方面,由于减速器品种太多,社会需求量没有批量,所以各家企业的生产设备投入规模几乎是少1个亿以上,大多采用进口的昂贵设备,否则做不出产品来,但打造数字化车间的难度非常大。

此次新规发布后,除了可关注有哪些此前已获公布的本体制造及集成应用企业会再次申报外,以及有哪些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指减速器、伺服驱动系统、控制器等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会申报,还可以关注的是,会有哪些此前未曾出现过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品类——协作机器人企业将申报,毕竟在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已超过70家,销量突破2万台,国产厂商份额接近85%,国产协作机器人厂商无疑已成为中坚力量。

内卷是否能休矣?

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首次使用“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提法——“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对行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为相关产业敲响警钟。

如钱江机器人营销总监郑玲洋所言,2016年,机器人行业无序竞争厉害,8年下来,机器人行业已经历了多轮洗牌,实现了优胜劣汰。规范也是一个指南针,对企业的未来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规范化要求的提升有益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与当前行业的无序内卷形成鲜明反差。

智同科技首席科学家张跃明教授也认为,规范的目的就是给市场设定一定门槛,让行业健康发展。规范不一定带来利益,但是如果这一规范能把制造低劣产品的企业驱除市场,就是好的规范。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