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数字经济杂志,作者/何燕、李锐。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双碳”目标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用时远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需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减少碳排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政府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进减排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一、双碳战略背景下数字技术的重要性
双碳战略是指在203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了双碳战略,成为了全球减排事业的重要一员。双碳战略的实施将有效降低中国的碳排放,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数字经济与碳达峰和碳中和之间的关系就是关于数字经济环境福利效应的问题,即数字经济是否具有绿色赋能效应,数字经济环境福利效应发挥需要怎样条件的问题。
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都是我们研究探讨的重点,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在节能减排、缓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以发展数字经济和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绿色赋能方案相对于传统的以重工业和化石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更加具有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力,对双碳战略的实施及其阶段性成果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首先,数字经济具有天然的环保节能属性,因为数字经济将数据作为核心,而数据要素恰好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绿色发展信息的重要来源,为双碳战略实施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使战略的实施成效提速保质。其次,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并且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具体体现在数字技术帮助企业和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碳排放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同时由于数字技术创新,更多的清洁能源已进入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从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因此,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
二、双碳背景下政府助力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可为领域
(一)政府可加大自身数字化转型力度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数字化转型的力度,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效率和水平。政府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参与主体之一,在双碳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负外部性、不完全竞争等因素使得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纠正资源配置不准确、不均衡的作用更加突出,而加快构建数字政府可以为政府深度参与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方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必须以系统协调的制度建设为基础。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深入到政府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系统性、全面性的变革,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提升政府与政府之间、部门之间的数据、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共享积极性,构建整体协同、高效普惠的数字政府。
另一方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必须以充分的人才储备为保障。数字化转型无疑是一场全面的变革,而政府部门的组织架构和办事流程容易形成定式对数字化转型造成阻碍。这就需要公务人员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积极参与到数字化转型中去,同时也需要大量具备专业数字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
最后,政府数字化转型必须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政府通常作为信息汇集、管理、传播的枢纽,面对海量的信息,利用得当将极大提高政府社会监管的效率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准确性,利用不当则会造成资源浪费、服务供需错位、信息泄露等问题。
总之,双碳背景之下政府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构建起整体协同、高效精确、安全智能的数字政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双碳战略中的引导、示范、监管、协同作用。
(二)政府推动数字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的一大难题就在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良好的数字技术作为利器更需要拥有广大的利器使用者,只有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中才有可能发现技术缺陷,促进技术进步。然而许多传统产业都将面对数字化转型的阵痛,因此就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做一剂“镇定缓痛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共同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社会各界对数字技术的认识和认可程度。目前数字技术的应用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和企业间差异,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了该地区的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程度,政府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实况积极推广适应当地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第二,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提高各行业的数字化水平;
在财政方面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财政的导向功能和资金带动放大功能,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到低碳环保产业中,建立起政府、企业、市场融合运行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助力产业绿色数字化转型;
在税收方面政府应当加快构建推进低碳绿色的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多采取绿色税收政策优惠,激发产业数字化转型低碳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有序推进碳税试点征收工作,要按照污染者负担原则、风险预防原则以及社会性规制原则加快碳税税制设计;
在检测和管理方面政府应该制定严格准确的环保标准,适当提高数字产品和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的低碳能效指标要求,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注重发展质量,为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了解数字技术、使用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技术创造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
(三)主体协同推动专业数字技术人才培养
数字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企业绿色数字化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专业的数字技术人才则是数字技术开发利用的核心所在,政府、企业、高校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主体作用,汇聚三者的人才培养效能形成合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双碳背景下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有效避免劳动资源错配。
一方面,政府可以提高专业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针对院校和相关专业提供相关激励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院校提供相关见习机会,促使培养者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创新,提升人才培育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发挥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资源能力较强的优秀企业走进高校,为高校培育相关技术人才提供资金、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撑,形成企业和高校互补的良好创新发展环境。
最后,政府可以开展内部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更好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三、数字技术在双碳战略中的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制定双碳目标,即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此需要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然而,数字化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日益显现。
(一)能源消耗问题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电力供应不足可能会影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所需要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设备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电子产品的固定寿命和更新速度也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推高了能源消耗的需求量。根据环境库次涅茨曲线理论,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低碳减排阶段需要一定条件,换言之,在一定时期内绿色低碳转型仍需满足由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无疑数字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好的环境福利效应,但其迅猛发展背后的自身碳排放问题也不容忽视。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中心和5G基站用电量达到2011亿千瓦时,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7%。同时,它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2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数字经济发展自身的能源消耗问题与数字经济的绿色减排效应并不冲突,根据整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通常伴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并且数字经济的环境福利效应并不在于对能源消耗量的绝对减少,而是凸显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两个方面。但是如果做到未雨绸缪,重视数字技术发展自身的能耗问题必然会对双碳战略的实施创造更大的空间。
(二)数据安全问题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数据安全问题。大量的数据流动和存储催生了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数字技术的数据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解决。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数据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数字技术产权保护两方面。
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过度收集用户隐私数据并且频繁出现隐私数据泄露问题,同时由于数据安全的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将不能有效解决数据隐私保护问题,无法做到合理配置资源,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将导致判断失准或者恶性竞争的出现。
另一方面,数据产权,即设备的所有者或使用者对基于数据行为而产生的网络数据享有使自己或他人在财产性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利。目前学界、业界对数据归谁和数据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仍未得出明确答案。但正因其存在争议和疑问才需要引起重视,在数字技术发展过程中如果数据产权问题始终处于混乱和模糊不清的状态就容易损害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的积极性,阻碍技术进步。
(三)人工智能和就业问题
人工智能作为数字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带来了就业问题。人工智能可以替代部分劳动力,导致一些行业和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这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探索新的就业机会和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是否创造价值、是否成为劳动主体、是否会带来大规模的“机器换人”等问题仍是当下讨论的热点,这也是数字技术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造成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大量劳动者的恐慌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无论是什么程度的人工智能都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劳动工具,智能机器本质上是智能劳动者的对象化劳动。我们需要担心的重点并不是机器会不会取代人而造成大规模的失业问题,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提升个人的劳动素质和创新就业岗位。
四、解决数字技术发展中的问题的建议
(一)推进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技术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为此需要推进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两大主体,面对数字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能源消耗问题需要做到未雨绸缪、协同发展形成政企合力,进行有效数据整合分析,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低碳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方面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节能减排。数字基础设施既是数字技术赋能碳达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数字经济自身绿色低碳发展的着力点,从政府角度出发可以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专业部门机构统筹规划管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坚持集约发展原则,引导资源有序投入,鼓励支持不同企业共建共享,避免数字基础设施的无效建设;制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耗标准和规范,对比选择最低碳环保的建设方案,进行试点后推广的方法,保障数字技术提速保质发展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其发展能耗。
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社会低碳环保意识。利用现有数字技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全社会宣传和普及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理念,积极推进新能源技术创新开发利用,将数字技术同电力传输、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充分激发各地区的环保低碳潜能,做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环保。
(二)提高数据安全保障水平
数据安全直接关乎数字技术的使用成效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创新,政府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工作如何做到既不过分强调数据静态安全使数据可以便捷高效流通使用,又使数据主权、数据流通等在科学合理的制度模式下运行,形成安全和利用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依托现有数字技术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制机制,根据数据信息内容的重要性,从数据的产生、收集、储存、整理、共享等多方面不同维度展开动态的数据风险评估,对已知风险进行及时的规避和处理,对未知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防范,针对不同模块的数据信息采取特定的数据安全监管策略,做到有的放矢灵活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数据来源十分广泛,所有的网络用户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数据安全问题,因此要积极开展全社会范围内的数据安全教育和宣传,提升社会各主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成数据安全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态势。
(三)推动转型升级中保障就业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都会对就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就需要政府主体在转型过程中做好就业保障工作,缓解就业压力。
一方面,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资助作用,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但是并未惠及社会各个不同的群体,因此可以适度调整高收入群体的边际税率,将这部分税收运用到数字化转型造成的失业人群的资助上形成互补;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缓解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对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就业形式转变问题。在数字经济环境下,长期稳定的雇员岗位减少,新的共享型、个体型就业形式增多,这就需要完善传统的劳动法、工资工时法、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法律法规和福利政策,使其能够覆盖惠及各种新型从业人群,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在促进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稳定就业,实现绿色和发展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