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三种可行性路径

Willis赵伟
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大多数对于赋能的行业和场景都是有限的,或者说,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真正了解行业,能够形成行业沉淀积累,从而很好输出行业方案和产品、带来客户价值提升的很少。

360截图16251112669372.pn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Willis的世界”,作者/Willis赵伟。

随着工业互联网近几年的走深务实,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近千家,有影响力的平台企业也有近150余家,这些平台企业的背景、业务模式、发展路径和产品体系都不尽相同,尤其是对市场的认知和市场的反馈更是差别巨大。

如果要很好的清楚了解工业互联网的实际价值,希望工业互联网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一方面需要了解市场对于平台价值的基本反馈,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平台企业的产品和发展逻辑。

在我所经历的大量流程和离散客户项目的基础上,过程中也和广大的平台企业的有很好的交互,逐渐归纳和总结了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的路径,这些路径的存在当然是市场淘汰、总结、提炼和不断修正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基于这些路径保持统一认知并继续坚持,如果我们总结的深层次思考能够带来价值并被平台企业坚持,那么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会很有意义。

这三种可行性路径可大致总结为:平台总成型、平台增强型和平台产品型。

平台总成型:平台集成,应用跟随

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大多数对于赋能的行业和场景都是有限的,或者说,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真正了解行业,能够形成行业沉淀积累,从而很好输出行业方案和产品、带来客户价值提升的很少。

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工业行业和场景极其复杂,了解行业、形成核心能力本身就需要大量时间和经历,需要项目积累和研究,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甚至对于部分没有背景的企业来说,更是完全陌生,那么这些平台企业应该如何发展呢?

我们可以借鉴我国发展整车市场的经验,简单来说,我国汽车工业整零企业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整车空白,打造整车、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零部件与整车平行发展、零部件领先等阶段,这几个阶段的发展尤其以前两个阶段比较关键,我把这种发展模式称之为“总成优先,零部件跟随”的模式。

借鉴到工业互联网领域,我认为对于相当多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来说,“平台集成,应用跟随”发展模式一条可行性路径,尤其是针对平台能力不强,没有很好的企业背景的企业。

简单来说,需要首先打造一个基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之后以平台为中心去开展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应用集成,再之后再去择机开展应用领域的市场开拓。

这其中需要重视的关键要素是平台能力的完善和生态能力的构建。

1、平台能力是核心

需要构建一个具备基础集成能力的平台体系,需要构建基本的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存储和应用能力、应用上架集成能力、应用管理能力、低代码开发能力、应用商店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打造是基础,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够将各类的应用进行集成,从而一体化的赋能客户。

2、生态能力是关键

在平台能力具备的基础上,需要大力发展生态,需要聚集行业,基于行业去主动式发展行业的生态,重点聚焦有应用能力,愿意在商务层面、平台层面开展合作的企业,通过生态上架的支持,使生态合作伙伴的应用快速上架、展示和落地应用,这样打造“平台+应用”的产品体系就成为可能。

3、落地应用是关键

在具备“平台+应用”产品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和生态方达成互为生态的统一认识,通过各自的产品营销体系去开拓市场,只有平台总成的模式获得市场认可,为客户带来价值,找到落地场景,那么“平台集成,应用跟随”才真正的形成可行性的模式,逻辑上达到了闭环。

随着“平台集成,应用跟随”发展模式的深入,未来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来说,一方面可以聚焦平台价值提升,以高价值项目获取收益,一方面就类似整车发展路径一样,可以向应用层去探索,自研一些高价值应用,这样也会更多的获取一些收益。

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工业数字化项目类的不确定性导致整体毛利率偏低,如果平台价值体现不够,生态合作企业的开拓质量也不好,很可能会带来项目的交付问题,而且也会逐渐沦为为生态打工。

平台增强型:平台做厚,领域聚焦

对于一些企业来讲,本身有一些较强的领域认知能力,而且并不想把自己的业务范围开拓的太多,他们认为就聚焦几个平台高价值的领域去开展业务,这样打造领域层面的平台深而美,也未尝不是一条很好的模式路径。

实际上,工业领域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极强,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来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如果企业实力不够,强制走向平台集成的道路,会带来很多问题,如果企业已经对于某些领域有较好、较深的认知,而平台在自己领域和场景内带来的价值明显,那么发展平台,打造增厚增强型平台就成为必然。

这些领域和场景其实在工业领域有很多,都对于平台的诉求非常明显。

1、精益生产类

这类领域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将精益生产理念应用于企业管理和生产制造中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目标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数据化、智能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实现企业运营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技术上通过平台连接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机器人等工业设施,采集生产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智能化的生产管理。而精益生产则是一种基于“精益思想”的生产制造模式,旨在通过不断地优化生产流程和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精益生产是一种结合了工业互联网技术和精益生产思想的生产管理模式,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据实时监控: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包括设备状态、生产进度、质量数据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反应。

(2)生产流程优化:运用精益生产思想,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去除浪费和低效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3)智能制造: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预测、质量预测、设备维护等智能化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产业协作: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进行产业协作,优化物流、库存等环节,提高全局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精益生产不仅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化的生产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产销对接,提高生产计划的精准性和灵活性,为企业管理和运营带来更高的效益。

2、数据治理类

针对工业企业数据的现状,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结合数据治理的能力,支持企业IT/OT数据融合,最终通过治理后的数据来为工业互联网应用如设备预测性维护、生产过程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应用等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支持。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能力需要连接数据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企业数据进行统一的采集、存储与治理,为数据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对企业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共享、使用、销毁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异构、多源的企业数据融合,帮助企业积累数据资产、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数据贯通、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持续提升数据价值。

从需求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基础能力应包括:提供数据资产目录、数据地图、血缘分析、影响分析等典型应用能力;提供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模型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数据治理能力;提供数据接入、数据服务总线等数据集成能力。

基于平台的数据治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盘点数据资产:形成企业数据资产地图,全面掌握数据资产现状,帮助业务人员快速精确查到需要的数据,帮助数据开发人员快速理解数据。

(2)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建立企业数据标准,完善企业数据管理规范,建立企业共享数据平台,存储企业数据,积累数据资产,建立企业数据共享流程,促进企业数据共享。

(3)提高数据获取效率:建立企业数据资产目录,快速建设需要的数据,建立数据服务目录,快速共享数据服务,建立数据计算工具,方便快速完成数据计算。

(4)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建立闭环的数据治理管控体系,设计数据质量标准,动态稽核数据质量,生成数据质量稽核报告。

(5)保障数据安全合规:完善企业数据安全策略,建立企业数据安全措施、审计措施,支持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6)持续释放数据价值:建立闭环的数据治理管控体系,设计数据质量标准,动态稽核数据质量,生成数据质量稽核报告。

工业企业经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治理后,其数据如同经过分类处理的各种资源,是后续各种企业应用的数据基础。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支撑工业APP应用的开发,构建各种数据指标体系,针对业务优化场景去构建复杂分析模型等。

3、能源管理类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源管理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其中平台又被称为能源“大脑”,能够汇聚能源生产、安全、经济、消费等数据,构建可感、可知、可视、可控的数据资源体系,支撑不同能源设备、系统、场站、企业、区域间实时安全感知与协同交互的应用场景,以及常态化平台运营管理、数据共享交易和生态链协同等活动。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源管理功能定位可聚焦两个主要方面:通过能源工控安全态势感知和能源大数据应用服务,一方面发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用,为能源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平台产品型:被集成

对于有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产品研发能力较强,希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走向产品化,基于产品化的平台去为各种不同的行业领域服务商提供服务,其本质是是一种被集成的模式。

这其中一方面要求平台的能力极强,另一方面,既然是针对广大服务商的平台,那么这个产品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就不能够仅仅是个简单的平台,而应该是个基础平台,类似操作系统的产品体系,这样才能够真正被各类软硬件服务商所集成。这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研发能力、投入规模和管理运营体系都是挑战。

产品化的平台体系一定要走被集成路径,找到各类软硬件服务商,通过平台能力成为他们的底座,为他们的应用开发服务,同时,通过合作商的自身的市场开拓,他们对外找客户、做项目的过程中就会带着平台底座一起赋能客户,这样以低成本、大规模的模式,能够快速为产品型平台企业带来利益。

客户包括各类的软件开发商、移动运营商、硬件设备商和工程服务商,这些企业都是被集成的对象,但实际上,针对国内数字化市场的行业,其困难也会很多,包括客户的认可度、软件开发的低端化、知识产权的问题、平台的适配性和周期问题等,但只要双方构建一个合适的合作模式和价格体系,这种路径就具备成立的可能性。

结语

以上三种可行性路径的总结,有很多是不够成熟的,并没有非常深入的大量调研调查和研究,也没有成体系的观察和思考,其中一些文字也有很多的借鉴,这里仅仅是通过我个人浅薄的实践和认知形成的阶段性的结论,仅供参考。

实际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商业发展逻辑一样,受自身差异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其发展路径是千差万别的,但工业互联网行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经过了行业同仁的艰苦努力和辛勤耕耘,已经形成了当前较好的局面,需要我们基于当前现状和市场事实去梳理、提炼、总结和归纳各种模式和各种路线,只有我们这样的回望历史,总结经验,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