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APP“乱跳转”之风何时能止?

包建羽、程琳琳
APP厂商开始在智能手机内“标配”的陀螺仪和加速计上下功夫,开发出“摇一摇”等新的广告跳转机制。部分APP“摇一摇”功能过于灵敏,导致用户在走路、乘车过程中稍有晃动就可能跳转至广告甚至下载APP。这引发了广大用户的又一波投诉“热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联网iitime”,作者:包建羽、程琳琳、责编/版式:盖贝贝、校对/审核:郄勇志、监制:刘启诚。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刚点开某APP,开屏广告便映入眼帘,手一抖便跳转至其他APP,想退回来却找不到按钮,必须强制看广告或者下载APP,多个软件一通跳转之后,都忘记了最初打开手机是要做什么……

对此,许多用户都表示不堪其扰,针对“乱跳转”问题的用户投诉量持续上升。手机APP的“乱跳转”之风何时能止住呢?

据了解,对于“乱跳转”现象,监管机构早已开始出手整顿。早在2021年11月,工信部就在《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对APP开屏弹窗信息展示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所有互联网企业应在其APP开屏信息和弹窗信息窗口设置明显、有效的关闭按钮,让用户“找得到,关得了”,且不得使用整屏图片、视频等作为跳转链接,误导用户点击。《通知》一出台便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据工信部统计,到2021年底,APP开屏弹窗信息“关不掉、乱跳转”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APP开屏“乱跳转”问题并未就此终结。APP厂商开始在智能手机内“标配”的陀螺仪和加速计上下功夫,开发出“摇一摇”等新的广告跳转机制。部分APP“摇一摇”功能过于灵敏,导致用户在走路、乘车过程中稍有晃动就可能跳转至广告甚至下载APP。这引发了广大用户的又一波投诉“热潮”。

为彻底整治乱跳转现象,工信部再出重拳。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实施《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第7部分:欺骗误导强迫行为》(以下简称《规范》),以整治APP“乱跳转”问题。

一是强化明示告知义务,应向用户清晰明示要执行或触发的交互动作及结果预期。二是细化参数设置参值,将“摇一摇”动作的设备加速度设置为不小于15米每平方秒,转动角度不小于35度,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等一系列参考数值,确保APP在走路、乘车、拾起放下终端设备等日常生活场景中,信息窗口不会出现误触发而跳转的情况。三是保障用户选择权,未经用户主动选择同意,不得强迫下载、安装、打开APP,不得使用欺骗误导用户的图片、文字和链接进行页面跳转或使用第三方APP。

“《规范》的出台不仅提高了开屏广告‘摇一摇’行为的触发门槛,还明确了相关广告企业应强化明示告知义务并且保障用户选择权。如此针对性较强的标准对于改善开屏‘乱跳转’之风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位信息通信行业专家对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讲道。

“乱跳转”现象为何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还是商业利益驱动。据知情人士透露,对于中小型APP开发企业而言,开屏广告收入可以占到其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分之五十,属于其核心收入来源,开屏广告的转化率是广告主衡量投放效果的重要指标,会直接影响APP开发企业的收入。这就不难解释为何APP开屏广告“乱跳转”现象屡禁不止了。

但是企业不可以为了利益在监管的边缘疯狂试探,以投机取巧的方式“阳奉阴违”,应目光长远,以内容带动用户消费。对于企业来说,广告“乱跳转”改头换面重复出现,寒的是广大用户的心。放眼长远,企业还需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使消费者有更强的购买支付意愿,而不是依赖广告乱跳转或者预装APP来盈利。

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监管部门也应分类施策,针对中小型APP开发企业,尤其是以广告为核心或全部收入的APP企业应精准管控,落实谁运营、谁受益、谁负责的管理机制,甚至考虑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予以停止运营、封IP等处罚。

治标不如治本,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在接受采访时讲道,想要制止这类现象发生,要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基础上,去讨论如何从根源消除问题。市场监管本来就是反复博弈的过程,相关标准可以再完善,相关法律法律也可以增强惩戒力度,从而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诚然,新《规范》的出台将推动APP行业治理向前再迈一大步,相信未来APP“乱跳转”之风有望止焉。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