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依赖 SaaS 应用来开展业务,保障这些应用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有力的防护措施,敏感数据、用户访问权限以及云基础设施都可能面临被攻击的风险。SaaS 安全不能仅靠单一手段解决,而是需要多种方法来应对身份、数据和应用程序方面的网络安全威胁。
云安全是数字时代保护数据和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和应用程序安全等技术,云安全能够有效保护云计算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然而,云安全也面临着复杂的安全环境、数据隐私与合规性以及新兴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智能全屋温控等智能家居逐渐普及,已经融入现代社会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显著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家居产品的敏感数据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可能造成信息泄露,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2025年4月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持续加强数据出境安全管理政策宣贯,指导和帮助数据处理者高效合规开展数据出境活动。经对近期收到的咨询问题进行研究,现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和答复公布如下。
在数字时代,APP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APP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给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行为,发挥数据在平台经济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作用,引导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提升网络交易监管效能,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根据Verizon的《2023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2023年68%的网络攻击事件由“人为因素”导致,虽然比2022年的74%有所下降,但仍是最主要的威胁来源。然而,专家指出,以“技术压制人为失误”的错误思路并未帮助企业实现真正的网络安全能力提升。
风靡全球的DeepSeek只是AI工具潮的一朵浪花,未来还将有更多类似工具快速涌现。这些未经授权的(消费级)AI应用如同一颗颗定时炸弹,潜伏在企业内部,威胁着数据安全与合规性。那么,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答案的起点在于建立一个全面的AI资产清单。
企业和关键基础设施中悄悄蔓延的消费级AI工具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和控制,注定会引发大规模数据安全灾难。“AI安全”,将取代“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成为2025年CISO的头号威胁。
这些趋势受到生成式AI的发展、数字去中心化、供应链相互依赖性、法规变更、长期人才短缺以及不断演变的威胁形势的共同影响。
开发人员的失误在于将这些密钥硬编码到 HTML 表单和 JavaScript 片段中,而未使用服务器端环境变量,这使得攻击者有可能利用这些密钥开展恶意活动,如进行网络钓鱼、品牌冒充,进而导致数据泄露。
随着大模型在各类应用场景中的广泛部署,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许多大模型在安全架构、漏洞响应、数据合规等方面的“系统性短板”,使得企业级AI在部署和应用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复杂的风险,亟需从技术到生态进行全面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