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作者/盘和林,作者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数字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交通、治安、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场景成效显著,建设和场景落地步入纵深发展阶段。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下发“任务书”。根据《意见》,2035年,我国“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逐步攻克数字化的多部门协同、标准规范、资源集中共享、模式创新、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难题。
数字政府已进入纵深、高效建设阶段
作为我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的要点,数字政府的建设已经从探索和萌芽阶段逐步转向了纵深和高效建设的阶段,数字政府建设和场景落地也步入大力发展阶段,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当前,数字政府在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等相关应用场景中深度赋能,通过智慧交通、智慧水务、城市治理实现城市经济细化管理,支撑城市常态化运行和应急指挥,通过便民服务平台、警务机器人等终端设备提供民生服务,统一入口,为民众提供一站式、一键式和个性化的便民服务。
在城市治理方面,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比如疫情期间精准追踪确诊人员活动轨迹,进行疫情防治,利用城市二维、三维地图可视化城市运行,方便城市管理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城市管理和服务方面,可以形成一整套环境监管、视频监督、安全生产等横向城市管理服务,违章建筑、工地管理、公用事业、园林绿化等纵向的城市管理服务。
在智慧政务方面,以大数据为基础,打造“互联网+政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民众提供政务服务一张图,提升数字化协同能力,打造“三融五跨”为代表的协同联动体建设,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协同支撑能力,促进核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协同升级,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线上一网,线下一门,现场一次。
数字政府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数字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交通、治安、医疗、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场景成效显著,例如,北京市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公共服务、营商环境、接诉即办等领域;浙江省围绕企业准入等,整合便民惠企的高频刚需服务,实现各类场景化应用“一端”集成、“网购式”办事。
然而,数字政府应当把数字化体现在政府政务、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在部门业务协同、标准规范、资源集中共享、模式创新、安全保障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首先,目前政府多个部门已经开始了数字化建设,比如交通、医疗、社保、政务、疫情防治等,但是大部分的管理都集中在单一业务领域,部门之间一体化、跨部门、共享数据的协同业务模式尚未建起,统筹调度机制仍待完善。同时,城市之间的数字业务也相对独立,顶层设计、技术框架、管理流程和模式未形成统一标准,缺乏合作协同机制,对于跨行业、跨区域和跨部门的业务问题,缺乏有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其次,数字政府建设和管理,是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前提的,虽然目前住建、医疗、治安、教育、交通、环保等各个部门都形成了自身的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数字化管理,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使得数据的关联、匹配难度大,无法发挥数据最大价值。另一方面,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沟通能力有待提升,公共部门数据在实际场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仍需挖掘。
最后,数字化政府的建设为民众、社会和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便捷、智慧高效服务的同时,数字服务在数字基础设施、信息数据传输、智能分析决策等环节的风险和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基础设施的集中开放,大量终端的接入,数据的共享以及多源数据分析等,增加了数据泄露、信息丢失、安全管控等风险。
建设“应用场景多元化+联动协同”的数字政府
统计显示,高达80%的社会数据掌握在政府手中,包括医疗卫生、交通、就业、企业管理、社会保障等,具有公共服务的特性,数据做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要素,对于促进数据红利充分释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公共服务和管理部门,政府应提升政务数据公共服务属性,促进数据红利的充分释放。
一方面,政府需要解决数据“汇集难、共享难”的问题,做好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对数据全周期、全产业链进行动态监管,保障数据质量,以实现数据供需“一本账”,提升数据管理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应从顶层设计和制度规划方面,设立数字化管理过程的行为准则。同时,促进技术融合和创新,政府须始终坚持保障数据安全,利用制度和技术的双重手段,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处理的全流程高效监管制度,加快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促进与法治政府建设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场景应用的横向拓展和纵深化推进,应用场景多元化仍旧是一个重要趋势,比如从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市场监管、生态保护、公共卫生的场景,拓展到医疗、养老、就业、社区、基层治理等,从城市服务需求出发,提供更丰富和有价值的场景。不过,多部门的串联、多区域、多主体的协调,仍需要进一步梳理,确立权责,以构建多级、多域、多部门联动的且灵活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为民众提供更满意,便捷、高效和透明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