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已达107亿台,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251亿台,期间将保持12%以上的增长。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万物相连的互联网”,其通过RFID(无线射频识别)、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01
四大层级,透视物联网产业链
作为技术驱动型产业,物联网以“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组成架构为发展支撑,其技术的升级与融合将直接推动市场发展。在此当中,5G技术、边缘计算技术、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逐步进入到物联网行业中,加快行业发展步伐。
感知层
作为物联网的最底层,是物理感知的枢纽,主要功能是收集数据。像温度、湿度、压力(重量)、气压(轮胎胎压)、光照强度、气体成分、指纹、面部识别、速度和位移等等,均可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感知。
传输层
是物联网的管道,主要负责传输数据。物联网传输以无线为主,按照传输距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两种。其中,局域网主要包括WiFi、蓝牙等短距传输技术,广域网则包含ZigBee、蜂窝、NB-IoT、Lora等技术。5G技术作为其中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备高速率、低延时、高可靠性、大带宽等优势,成为传输层的核心技术。
平台层
在物联网体系中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负责将来自感知层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PaaS平台、AI平台和其他能力平台。其中,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的融合——AIoT,有望成为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应用层
是物联网的最顶层,主要基于平台层的数据解决具体垂直领域的行业问题。按照用户及应用场景,可划分为智慧出行、智能穿戴等“消费驱动应用”;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政策驱动应用”;以及智慧工业、智慧物流等“产业驱动应用”等类别。
当下,物联网已开始应用于家居、公共服务、农业、物流、服务、制造业、医疗等领域,各个细分场景都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02
未来趋势:
需求侧驱动,产业物联网规划化爆发
目前,物联网市场的发展驱动力以供给侧为主,通信服务和硬件终端收入占比较高。随着供给端技术快速成熟,硬件、数据平台、AI算法的成本有所降低,也使得物联网平台的使用成本不再高昂,让需求侧的消费者能够在与过去相似的预算水平下实现更智能的应用。
同时,需求侧市场能量显现,规模化落地应用增加。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产业最早进入规模化应用的市场,近年来在影音娱乐、家庭监控、智能音箱等家居硬件出货增长的带动下,总出货量保持增长状态。
此外,“政策级应用”市场飞速增长,逐渐成为规模化应用落地的主要阵地。以智能水表为例,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水表产量约1.1亿只,其中智能水表产量约3100万只,渗透率由2014年的17.6%提升至26.2%。
而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近日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到2023年,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
随着物联网设备连接数的结构发生改变,产业物联网的规模或将实现二次爆发。目前,在成熟的技术、种类繁多的产品基础下,消费级物联网产品拥有最多的受众,也占据着当前大部分物联网连接数。但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物联网处在从连接量变向数据质变转化的拐点,基于规模化数据的业务应用才能实现物联网的真正价值。
随着物联网向各行各业渗透、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量有望超越消费物联网。据世界移动通信界的三大国际组织之一GSMA Intelligence预测,产业物联网连接数在2017年到2025年将实现4.7倍增长,大大高于消费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实现的2.5倍增长。
产业爆发之际,物联网发展前景广阔。根据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202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66万亿元,2022年或将进一步达到2.12万亿元。另据全球领先的商业数据平台statista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48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