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百度举办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刚刚从东京奥运会满载而归的中国跳水梦之队,以视频的方式分享了如何运用AI技术提升训练效果。同样,在前不久举办的“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上,一款名为“庞伯特”的乒乓球机器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如何赋能体育行业?AI与体育之间将会有哪些奇妙的融合?将会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AI赋能体育行业
近几年体育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AI技术不断渗透进入体育行业帮助体育行业突破种种瓶颈。AI赋能体育行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AI技术突破了传统体育的发展瓶颈。“传统的体育训练主要是依靠经验,即教练团队主要依靠经验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指导,没有量化参考,仅凭借直觉对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并通过不断试错提升运动员的水平,因此训练效率不高,运动员的受伤率也比较高。在训练过程中引入AI技术后,便可以用精准的数据来对训练进行指导,训练过程将更加科学化,不仅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效率,还能减少训练过程中可能导致的运动损伤。”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沈燕飞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据悉,此次百度新推出的3D+AI跳水训练系统,可谓是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功臣之一,数据显示,该训练系统帮助运动员的训练效率提升了20%。
其二,AI技术推动了新的体育文化建设。除了在竞技体育中帮助运动员提升实力、减少伤病,AI技术也能帮助全民体育突破许多前难以逾越的鸿沟,大力推动体育文化的建设。随着大数据和算法的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现已在全民健身领域逐渐铺开,传统观念中的体育设备和场景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高科技、高智能化的产品。跑步用咕咚、睡觉靠手环、健身可预约已经几乎是所有运动达人的标配。
正如微软小冰公司CEO李笛所说:“虽然数据和定量分析已经在体育运动中使用了很长时间,但是只有完备的人工智能框架,才有可能将体育产业的各个方面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其三,AI技术能够帮助体育行业拓展新的领域,让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普及,同时也能为人们增添更多新的看点。例如,近日,阿里体育于支付宝平台上线的“AI无障碍运动”功能,是在原“AI运动”基础上,针对特殊人群的健身需求,对产品进行能力提升,让残疾人士也能利用AI技术参与锻炼。
此外,AI技术甚至能够让机器人也开始进入体育竞技领域,拓展出体育行业的新维度。例如,备受瞩目的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国际合作项目于1996年,参赛队伍从最初的8支增长到如今的几百支,参赛国家数量从最早的11个增长到最近几年的40—50个,参赛范围也从成人拓展到青少年。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到2050年,开发出完全自主的类人机器人队,在国际足联的规则范围内打败人类足球世界冠军队。
AI+体育的“化合反应”
体育行业深受AI领域的资本青睐。
AI技术与体育之间,并非只是AI技术赋能体育行业,而是二者正逐渐发展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生“化合反应”。
纵观全球,对于各国而言,体育行业都是一个不小的市场,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有专家预测,体育产业将成为世界21世纪四大产业之一,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例如,美国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80年代的1%,到90年代的2%,现在已接近3%,同时,美国体育产业产值是汽车产业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的体育产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柱产业;中国在迈入“十四五”时期后,也将大力发展体育行业,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力争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对于人工智能而言也有着诸多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需要应用场景来支持,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而体育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场景。”沈燕飞同《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道。
AI+体育的发展,对于AI行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随着AI技术在体育赛道的深耕落地,势必将引发一定的示范效应,使得AI技术也能够具有更进一步延伸的机会。
例如,百度此次发布的3D+AI跳水训练系统,帮助AI技术与3D影像进行有机地结合。尽管跳水是项超高速运动,从起跳到落水只有短短两秒钟,但是3D+AI跳水训练系统也能够使得运动员在不用穿戴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利用AI技术进行实时数据捕捉,这对于AI行业而言,也是一项巨大的技术突破。
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
AI+体育赛事正在改变未来,甚至将贯穿体育运动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运动员训练比赛、赛事组织、媒体传播、观众体验互动,以及体育衍生产业等诸多环节中。但是,正可谓科技是把双刃剑,给体育行业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将使得体育行业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
“虽然体育行业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场景,但是这样的场景不仅需要多学科融合,而且每项运动都有每项运动的特点,技术的普适性不高,因此对每项运动都需要单独开发相应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体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培养智能体育工程相关方面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进行产学研合作,以单项运动为目标,才能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行业的落地。”沈燕飞说。可见,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AI+体育的融合性人才十分必要,但也并非易事。
同时,赛博格作为人类与机器结合的一个概念,如今也已经悄然而至。赛博格可大致分为两类:超人类和后人类。前者指在技术协助下,能够超越人类生理局限,从而能力得到增强,后者指人类和人工智能、生物学技术越来越互相融合,人类与机器界限模糊。尽管人类目前还没有真正进入后人类时代,但是超人类的状态已经在体育行业尤为突出。例如,一些高台滑雪运动员利用头戴装置提升肌肉训练效果,通过脑机接口直接刺激大脑中的特定部位以提高成绩。这种技术性辅助工具与物理层面人体的结合,能够超越人类本身的运动生理极限,提高运动成绩,这已初具超人类的影子。
然而,这也对体育赛事的公平性带来了一定的争议,许多业内专家认为,此类技术与体育的结合将对体育比赛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带来挑战,这也导致了一些高新体育技术难以普及,甚至有被禁的风险。例如,2008年,一种用仿生学材料制作的泳衣,能够使运动员的成绩提升2%,使得两年内超过130项世界纪录被打破。此举引发有关运动公平性的争议,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泳衣以属于“技术性辅助工具”为由被国际游泳联合会封禁。可见,未来AI+体育技术,如何能够在不有失公平的情况下,加速落地和普及,还需静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