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开启发展新赛道

周汉民
数字化背景下的安全问题影响范围将更广泛,除了信息问题、权属问题、使用问题、监管问题之外,还有信息数据跨境、调取和使用的问题。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迈好开局的第一步,殊为关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深刻把握世界正从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变的发展潮流,积极拥抱波澜壮阔的数字时代。

对于上海来说,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具有扎实基础:上海已经基本建成了四个中心,已经形成有影响力的世界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一网通办”被列入联合国数字经济十大案例之一,世界智慧城市大奖2020年被上海摘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涉及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社会、数字科技、数字治理、数字安全、数字规则等多个领域,诸多概念和理论尚不成熟,需要不断努力,深耕细作,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数字化转型与新发展理念十分契合。就创新而言,数字经济唯创新是举;就协调而言,数字时代要协调各方,例如在数字化与老龄化交织的时代,要使所有人都能努力跨越数字鸿沟;就绿色而言,要结合我国所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始终坚持数字经济要以绿色为本、节能降耗为要;就开放而言,要以更大的开放倒逼更深入的改革,数字化转型既要自食其力,又要强调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就共享而言,要在人民不断共享数字经济成果的环境中发展数字经济。因而,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将数字化创新能力培育成为核心竞争力,围绕治理数字化、生活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等,做到规划在前、规则在后、落地扎实、推动有效。

360截图16450626515344.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要用好方法论,谋定而后动。博学之,这是前提,要为上海数字化转型把脉问诊,博采众长、学而习之;审问之,不断自我发问,究竟如何破解数字化转型这一题目;慎思之,要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不断打磨,最终形成思想的火花和结晶;明辨之,上海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是中国最倚重和世界最瞩目的城市之一,进一步转型离不开系统性研究和可操作性思路;笃行之,数字化转型要做到政策有延续性,符合社会以及民众所期望的稳定性,也就是可预期;通过“比”来找差距、通过“学”来找方法、通过“赶”来增动力、通过“超”来定目标。

数字化大潮浩浩荡荡,必须把握重点,坚持“三个导向”。一是坚持市场导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坚持创新导向,解决“卡脖子”问题,掌握更多自主核心技术;三是坚持安全导向,要强调安全、可靠。

例如,在发挥市场机制方面,要瞄准上海在“两业融合”和“两化融合”上所存在的问题,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的整合共享、区域的协同联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是必然趋势。因而,要把促进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作为推动产业链水平的突破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

又如自主创新,以上海“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代表的数字治理体系目前还在探索中,其对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倒逼包括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服务再造在内的整体性转变。要以数字全面赋能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为目标,充分利用和发挥“两张网”平台聚集的设备、技术、信息以及数据所蕴含的可以促进城市治理及发展的丰富资源,努力形成数字治理的上海标准和上海方案。同时,在“两张网”建设和迭代的过程中,还可发挥其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的新引擎作用,催生出一批新技术,形成一批新成果。

再如安全问题,数字化背景下的安全问题影响范围将更广泛,除了信息问题、权属问题、使用问题、监管问题之外,还有信息数据跨境、调取和使用的问题。因而,一方面,要畅通数据使用、共享的渠道,使数据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促进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要规范数据安全和交易制度,提升安全保护措施,加强民众自身的保护意识,构筑起数字经济防线。

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上海在数字化的新跑道上奋勇前行!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