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锐蓝信 iConnect,5G时代的组网利器!

信息化观察网
雷孝
企业广域网,也可被视为企业内部组网,需要承载很多种应用软件的传输,而且还要顾及数据中心 - 总部办公区 - 分支机构 - 个人终端 – 云服务...等多种互联互通。

5G来了!5月30日,英国广播公司(BBC)首次使用5G网络进行了一场电视直播, 在赛伦-琼斯分享的画面中,被摄者的五官、以及设备、车辆、街景的轮廓、色彩还有细节均十分清晰,在随后的直播中,赛伦-琼斯也左右摇晃着身体兴奋地表示,直播画面应该非常锐利,几乎没有延迟。

6月6日,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发布了自己测试学校5G网络的视频. 在何同学的测试中,平均下载速率在700Mbps左右,上传在80Mbps左右,几乎是4G速度的10倍。一些生活类手机APP,根本来不及看进度条,就已经下完了。

这么快的速度,除了让我们每个人下载软件、视频超级快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专家表示,5G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应用场景:

●eMBB(增强移动带宽通信)高数据速率、高流量,这个跟我们个人用户终端有很大关系。

●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比如远程传感器、机械手,设备检测等。低成本工业终端,超低耗能,超长电池使用时间,支持大规模物联网。

●URLLC(非常低延时、极高可靠性),应用在自动驾驶,工业4.0等新兴技术上。

5G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每个用户的需求,更满足了工业自动化升级、万物联网等的产业需求!

这一切跟SD-WAN有什么关系?解答这一问题前,让我们简单回顾SD-WAN的发展史。

先说WAN,Wide Area Network,出去数据中心的网络,都可称之为广域网。企业广域网,也可被视为企业内部组网,需要承载很多种应用软件的传输,而且还要顾及数据中心 - 总部办公区 - 分支机构 - 个人终端 – 云服务...等多种互联互通。因为应用数据要双向传输给每一位公司成员,不仅仅只是传输到位,还要确保传输质量!您能忍受使用CRM时,打开一个页面需要5分钟吗?您的高管能忍受实时视频会议时,画面卡顿,声音延迟吗?而随着企业应用越来越复杂,数据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实时,并发...广域网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解决办法,就是不断升级带宽,不但成本很高,而且也解决不了上云等场景的需求。应用数据复杂多样,海量,实时,并发,促使技术人员不断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案。

由于SDN无法有效为企业复杂上述复杂的广域网场景提供可期待的解决办法,SD-WAN的概念应运而生。全球第一家SD-WAN厂商Aryaka 2008年开始研发第一代技术,于2012年正式运营,面向市场,获得好评。这第一代技术,底层采用高端运营商专线组成全球骨干网,而在骨干节点与终端设备上,加载应用识别与优化的技术,比如应用优先级排序、数据压缩重删、FEC丢包优化、TCP/UDP协议优化等等,从而让企业复杂的应用数据,能够保质保量地从全球A点,传输到B,C,D...各点,而且还能玩动态数据传输,直接回源访问,而取消节点缓存。简而言之,第一代SD-WAN,是以优化加速为主要技术优势。

第二代技术,从2011年起步,主要是将硬件设备软件化,比如路由器、网络节点(云部署)、负载均衡设备、传统WAN优化设备,甚至防火墙;同时,利用智能路由与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多种链路绑定,形成active-active高可用逻辑带宽资源池。优化加速方面,并没有新的技术。

看到这里,各位读者可能发现一点端倪了...没错!加速这事,应该说对于传统MPLS/SDH专线与普通internet而言,前两代SD-WAN技术,在速度方面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可是5G速度更快啊!SD-WAN岂不是价值不大了?

客观地说,如果是以优化加速为主要技术的SD-WAN方案,的确没有太多价值...不过全球性的网络加速方案还是有价值的,因为5G部署,还是有国家区别的。

此外,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上述一些技术,并不是用来加速的,比如应用识别与优先级排序,智能路由,负载均衡(软模块),链路高可用等等。这些技术,配套5G,反而完美呈现出一种新型的SD-WAN方案,我们认为这是进化到第三代的技术。这种方案,不以加速为主要能力,而是能够优化企业的网络资产,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体运营的高效性。

如何做到?

5G传输速率非常高,这给了人们无限畅想,其结果就是应用会更加复杂,数据量会更加海量,而且可以想象实时并发数据量的高增长。而5G仍然是基础设施,尽管自身网络切片技术确保优先级传输调度功能,但3GPP(移动通信全球第三代合作组织)只建议理论最多切7片,而实际运营环境复杂,不难想象可能会实际应用到最多5片。而且,此技术面对工业众多复杂场景与应用,还是比较粗颗粒度的。此外,根据一些国内电信专家实际运营经验,在5G大网真正运营起来,一定会有一些拥塞点无法克服。不难想象,仅有一张5G大网,仍然无法满足众多超级应用同时使用最快的速率。这样,要么再花钱大幅扩容,但是频谱资源是否足够?成本如何?都是要仔细考虑的问题。而流量精细化管控,是可实现的低成本配套方案。再好的高速工具,也需要精确有效地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而加载了“垂直业务场景自定义适配”功能的SD-WAN 3.0技术,正可以发挥精确有效的功能!

凌锐蓝信iConnect,SD-WAN 3.0 技术,可以先从业务场景入手,首先帮助企业或5G运营商梳理业务层需求;再进行应用数据的识别、分类、优先级排序;而后再调用网络功能,特别是智能路由、SLA导向负载均衡、智能QoS这3种模块,让各种特别场景的流量有序传输。这就好像5G是一条16车道的超级高速路,尽快够宽,也架不住100辆车同时并排行驶。那当然就要把他们精管分类,有序跑起来,确保每辆车都保持最高速度。iConnect系统在自动做上述精控过程,小于1ms(毫秒)。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问,这不就是QoS吗?没错,这是一整套从企业的业务逻辑入手,做好业务流程梳理,再到应用梳理、优化, 然后转到智能路由,SLA导向负载均衡,最后到多链路调动(专线,internet, 4G/5G),一整套高级智能QoS,而且是全自动运行。用户所要做的事,就是做好SLA设定,99.99% 或者 99.999%,一切让系统自己运行。

5G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精细化管控网络这项配套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张军院士(兼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在福州举办的2019中国数字峰会,提出智联网架构时,特别强调网络应该是宽带泛在网,且能够多尺度组网。需要一种技术,能够细分并精控网络中任何资源,从业务层入手精细化调度流量,利用任何一种链路或信号都可以随时组网,而这正是SD-WAN 3.0的优势!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