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走出实验室,进入‘应用为王’的时代。” 创新奇智CT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首席架构师张发恩认为,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to B属性,要把已有的AI技术落到实际应用场景中,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张发恩是在近日落幕的“智变与突破——制造业人工智能落地峰会”上发表这些观点的。该系列峰会由创新奇智主办,旨在在国家大力倡导“智能+”的大背景下,结合创新奇智在人工智能制造业的落地实践,以及当前制造行业的应用痛点,探讨制造业的“智”变之路。
“智变与突破——制造业人工智能落地峰会”现场
创新奇智专注于“AI+”B2B企业服务,致力为企业提供AI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张发恩指出:“人工智能赋能商业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工智能to B一定要选出有行业价值的场景,并不是技术领先就能够把事情做好,如果场景选不对,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在创新奇智,我们采用’技术产品+行业场景’双轮驱动模式,强调技术先进性和商业价值的并重。”
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企业赋能,助力经济发展,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业界普遍认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变与突破”。
面对智能制造的大机遇,创新奇智采用了P3策略,即采用“项目(Project)—产品(Product)—平台(Platform)”三步走策略。张发恩介绍,解决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制造业的“智能+”转型,实际上是一个向行业不同领域“注智”的过程,向运营、产品创新奇智采用软硬一体化的产品交付方式,让企业开箱即可用创新奇智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无需再做复杂的设置。
创新奇智CT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首席架构师张发恩
据悉,目前创新奇智可提供训练一体机、能耗管理一体机、智能表检一体机、OCR一体机等软硬一体交付解决方案,从而弥补实际应用中软硬件不匹配等问题,加速AI商用落地速度。
随着不断深入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奇智对AI赋能制造业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和更广阔的思路。在创新奇智制造业合伙人孙刚看来,制造业的智能转型过程,应是向各种行业不同领域赋能的过程,通过在运营、产品、模式上的变革,从动能激活和效率跃升两方面入手,实现从“互联网+”到“智能+”的转变。孙刚补充说,中国“智”造的大前提是中国“质”造,因此产品质量管理效率跃升是智能制造率先迈出的一步。
记者了解到,针对传统制造业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创新奇智围绕“研、产、供、销、服”等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深挖应用场景,目前在质检、分拣、预测性维护、备品备件预测和生产资源分配等多个领域均有成果,已落地的案例均做到了贴合场景、贴近市场、贴近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奇智高级技术总监艾国介绍,他们着力打造工业视觉的技术领先性,将传统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自研AI工业图像分析软件ManuVision,支持有无检测、2D/3D视觉引导、表现缺陷检测、尺寸测量等,广泛应用于3C、汽车、纺织、新能源、半导体等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