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应加快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访清华大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涛雄
当前,大数据已不再是一个停留在纸上的热词,开始被运用到各个领域。那么,贵阳作为中国“数谷”,在发展大数据产业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涛雄。
【人物名片】
刘涛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分别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贵阳应加快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我国在大数据运用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我国发展大数据有什么优势?
刘涛雄:就大数据的某些技术而言,现阶段我国仍与美国有一定差距。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态势和运用上,我国则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一方面,我国很多传统产业迫切希望转型,国家也在倡导自主创新。因此,各行业、各领域都在找寻新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尤为关注。尤其是政府,认为一旦抓住未来产业的方向,就能实现“弯道超车”、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大数据的发展和互联网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在全世界属于领先水平,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在美国前面,这就为大数据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中国的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大,使得中国产生的数据非常丰富。越是体量大,数据量就越大,价值也就越大,运用大数据的前景就非常广阔。比如大数据医疗,各种患者看病的经历、过程,这些数据如果都收集起来,样本就比别人全面,价值就更大。
记者:关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谈谈你的看法?
刘涛雄:政府运用数据驱动社会治理将是今后的趋势,即“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需要知道老百姓的意愿,再确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从收集信息到决策、执行都离不开数据。政府的活动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收集、处理的过程。未来的信息收集、处理,很多都离不开数据。
贵阳大数据产业品牌将打响
记者:大数据在城市品牌建设与战略规划中起着什么作用?
刘涛雄:城市或区域的发展有很多模式,可以分为综合性发展和品牌化发展。前者综合性实力很强,属于超大型城市;后者特色鲜明,将在某一方面形成优势,甚至在全世界形成集聚优势。
可以说,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综合性实力不太强的城市发展,应凸显特色。从这个角度看,贵阳的发展是正确的。虽然从目前看,贵阳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还不是十分出彩,但整体符合预期。而且随着品牌效应的发酵,大数据产业将聚集更多资源,把政府、企业、人才等聚集到一起。
下一步,贵阳需要做的就是把大数据产业所需要的相关资源聚集起来,比如人才、资金、技术等。人才、资金、技术等是流动的,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流动能逐渐往贵阳聚集,经过5至10年的建设,贵阳大数据产业品牌将打响。
总的来说,贵阳应加快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一个产业形成集聚,需要有相关配套,如制度、政策、文化、资本等要素的支撑。而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吸引的,比如,有了人才,技术也就跟着过来了,而技术又会促进管理改善。所以,当这些要素集聚后发挥协同效应,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也就逐渐形成。
大数据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
记者:你认为“大数据”会是“一阵风”吗?我们在享受“数据”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会太依赖数据,以至于一旦数据出错,将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刘涛雄: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说,大数据作为一项技术或是一种新的产业,肯定会有“一阵风”的现象。但人类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从内在规律而言,不可能是“一阵风”。
可能出现“一阵风”的情况首先是舆论。因为舆论在不断寻找热点,这段时间聚集在大数据上,舆论就跟得很紧。其次,从政府层面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变换和领导的更替。因为不同领导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战略,如果新的领导有自己的一套新的想法,甚至不正确的政绩观,可能就会产生政策上的“一阵风”。最后,从产业发展的规律上来看有波动,但这是正常的,最终还是会回归大势。
至于大数据出错,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甚至是不可避免。就看怎么去对待,有两种情况:一是面对大数据应用的问题,大家认为重视大数据应用这个根本趋势有问题,我们应该要回到传统的方式,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是出现问题后,为解决问题而促进技术更好地发展,进而推动技术和产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