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气候异常影响,极端天气增多,城市内涝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此国务院办公厅、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等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多项规划和要求,提升暴雨洪涝的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具有预测预警功能的内涝系统。
面对城市内涝治理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凡拓凭借在AI 3D可视化及水务数字孪生的深厚积累,推出了集先进技术与创新应用于一体的内涝治理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基于水位、流速、水质、气象等关键数据和城市数字底板,结合水动力数智仿真和排水系统模型,对流域全要素和城市内涝治理活动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映射和智慧化模拟。
1、全天候数据采集
基于城市级数字孪生底座,汇聚气象预报、地理要素、河道水位、流量流速、闸站等地上地下实时监测数据,以及管网、河网、排水片区、易积水点等基础设施数据,打造“防汛排涝一张图”。
▲frontop数字孪生内涝预警系统
● 汛前:结合在线监测数据以及内涝模型,实现汛前提前预警、精准防护。
● 汛中:及时报警、准确研判灾害,精准定位发布对象,辅助防汛指挥调度。
● 汛后:事故复盘,生成内涝风险评估报告,支撑排涝调度精细化决策和城市积水内涝治理。
2、全要素立体监测
凡拓自研软硬件一体化的内涝积水产品体系,实现全天候无接触监测,实时监测城市易涝点、隧道积水、下穿通道积水等各场景,实现积水点预测及快速预警,减少城市内涝灾害损失,助力城市内涝管理和规划,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排水管网监测硬件设备
● 雨前:接收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报信息,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内涝风险。同时监测城市排水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排水不畅等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内涝发生。
● 雨中:实时监测城市内的降雨量、积水深度、水流速度等要素,及时掌握内涝情况。并监测排水管道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排水管道堵塞等问题,采取措施避免内涝加重。
▲排水管网实时监测
● 雨后:建立评估体系,在降雨结束后对内涝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内涝原因,为今后的内涝治理提供参考。
3、全链条AI智能辅助
集成先进的AI算法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
● AI+无人巡检:采用视频AI分析7*24小时运行,及时发现溢流事件,实现对管网、排口实时监测,提高运维效率,全面保障排口安全。
▲排水管网智能监测
● AI+模型深度学习技术:基于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能够模拟降雨、产流、汇流、淹没、管道流等物理过程,通过模型结构优化,保证模型模拟精确度。
▲模拟降雨时城市积水情况
4、全方位仿真预演
通过构建高精度的水文水动力模型,系统可以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洪水演进过程,评估内涝风险,并预测其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模拟降雨时洪水演进情况
同时,系统还能根据模拟结果,优化排水系统的布局和运行策略,为内涝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此外,模拟仿真技术还能为决策者提供直观、形象的决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涝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理的紧迫性。
▲模拟洪水淹没演进情况和逃生路线规划
5、全环节协同联调
实现了厂站网河的智能协同调度。实时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结合AI算法预测的内涝风险,系统可以自动调整泵站、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参数,优化排水管网的水流分配。这种智能协同调度方式不仅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应对能力,还有效降低了运维成本,提升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整体效能。
▲厂站网河智能协同调度
1、汕头塔岗围数字孪生内涝预警系统
构建城市内涝模型,提高内涝预测预警的时效性;聚焦平时排水设施运管与战时防汛应急调度两大业务场景;建管并重,打造管、泵、闸、井各类排水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对城市内涝情况的预警与评估。
案例视频地址:https://www.frontop.cloud/show.php?id=668
2、某一线城市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一图总览辖区内降雨量和河湖水位、积水点和管网运行水位、泵闸站运行工况、抢险车辆人员位置与工作情况,全面掌握应急调度状况。统一指挥防涝应急设施、设备、人员,实现易涝点、泵、闸、人“一键可视化调度”。
▲智慧水务管理平台
3、某一线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作业平台
利用GIS、自动化、远程监测和无线传输等技术,将管网液位、河涌水位、潮位、雨量、水质等实时监测数据集成共享,逐步形成了排水设施(管网、窨井、闸站、污水厂、排水口等)运行情况“一张图”可视化,管理与排水全过程水位流量“一张网”在线监测预警分析。巡查员快速获取排水设施“身份”信息与运行状况,实现实时诊断,加速科学巡查效率。
▲排水管网设施管理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