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赛道

中国民商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加速出海,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力,高质量出海正成为跨境电商新风向。

本文来自“中国民商”。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加速出海,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力,高质量出海正成为跨境电商新风向。

今年全国两会,跨境电商连续第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跨境电子商务”,到“数字贸易”,再到“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重要动能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9.6%,远超0.6%整体外贸出口增速。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跨境电商爆火

不久前,一条视频引起了热议,视频中,中国的“三蹦子”火爆美国富人区,兰博基尼都靠边站了,众多路人纷纷驻足拍照。中国产的电动三轮车成了美国的网红车,甚至有人专门租一辆过过瘾。国货在海外市场爆火的背后,离不开跨境电商的助推。

跨境电商火爆仍有持续升温之势的背后,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受限,海外消费者养成了线上购物的习惯,从而带动了海外电商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据国外研究机构报告显示,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通过App进行网购的消费者增加了43%。在欧洲15个主要电商市场的B2C总销售额中,有22%来自跨境零售,有73%的网购者选择了海外商家。随着消费者对海外产品接受程度的提高,跨境电商发展潜力仍有巨大空间。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国内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中国互联网核心趋势年度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2.24亿,这表明,互联网流量红利正在逐渐接近天花板,而流量又是电商平台发展的关键,因此,对各大电商平台来说,寻找新的增量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海外市场,就成为了电商平台的重点关注对象,各平台也加快了出海速度,跨境电商平台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提速。

当然,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为跨境电商的快速、高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近年来,与跨境电商行业相关的政策接连出台,而这些政策的推出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比如,2023年,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中提出,对符合规定的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出口时已征收的出口关税准予退还。而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为跨境电商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各平台全方位发力

2023年,对跨境电商来说是重要的一年。据《2024移动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购物类App下载增速排行榜前4名均为中国电商,分别为Temu、SHEIN、速卖通AliExpress和TikTok Shop。而国内跨境电商平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也源于其对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首先,各平台在价格方面的优势突出。疫情以来,消费者购买力减弱,对于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性价比高的产品愈发受到青睐。因此,拼价格也就成为各跨境电商平台的“杀手锏”。

比如,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继承了拼多多的低价策略,以此迅速打开了海外市场。Temu相继推出了30%折扣、免运费、免费退货、转盘赢折扣等活动,甚至还开启“1美分选1”且包邮的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推出,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低价策略显然会提高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发展,应避免陷入低价内卷,实现长期发展关键的是培育自身核心能力。

第二个方面,中国的物流配送行业成熟高效。对消费者而言,除价格外,物流时效性是其重点考虑的因素。对平台而言,物流速度的比拼是跨境电商平台竞争的重要突破口,加之中国现有的物流配送体系已经十分发达和成熟,所以,为了增强平台的竞争力,跨境电商平台纷纷在物流环节铆足了劲。

比如,速卖通联合菜鸟推出了“全球五日达”国际快递产品;前不久,速卖通联合菜鸟发布消息称,将在韩国推出“超大件”快线,大件家具、家电商品最快7日可送达韩国消费者手中。

第三个方面,跨境电商围绕提升服务不断发力。多个平台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在不断提升用户购物体验,推出了免运费退货等一系列活动。而对于商家,先后推出了多项服务,以解决部分商家的运营难题,同时有助于商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创新运营模式

2024年以来,跨境电商行业愈发火热,多个跨境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全托管”“半托管”等运营模式,并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所谓全托管,指的是厂家入驻平台只要负责供货即可,将核价、运营、物流、售后等全流程或部分环节交由平台处理。可以说,全托管服务的推出能够极大地降低商家的经营门槛。

全托管模式兴起,意味着平台直接变身零售商,他们通过对供应链、供应商强力掌控,向外输出更有价格力,更有品质和服务保障的商品,更容易获得海外消费者的信任。曾经被“运营”这道坎拦住的大量国内工厂和品牌,也因此拥有了全新的出海渠道,从而大大扩大了跨境电商的规模。

然而,这背后是残酷的“价格战”,不具备产品定价权的卖家,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

继“全托管”后,“半托管”正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的高频词。年初,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宣布全面上线半托管服务;随后,阿里国际站也在B2B外贸领域推出了半托管服务;之后,TEMU也宣布开启半托管服务。

相对于“全托管”模式,“半托管”的适用范围更广,能够吸引更多的商家。相比之下,半托管灵活度更高,更容易吸引更多的商家参与其中。

而且,商家需要更高的自主权,半托管模式则更契合商家需求。在全托管模式下,困扰商家的运营、物流时效等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商品的定价权也被掌握在平台手中,可以说,商家只是充当了一个供货商的角色。而在半托管模式下,商家则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在速卖通的半托管服务下,无论是经营,还是商品定价都由商家自主决定,平台则为商家提供物流、退换货服务,能够极大地弥补商家的短板,给予了商家更多的自主权。

总的来说,对商家和电商平台来说,跨境电商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有助于拓展新的增量,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随着以Shein、速卖通、Temu、TikTok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加速奔跑,整个跨境电商行业也将产生新的变化,而跨境电商领域的风起云涌将会一直持续。

鼓励转型跨境电商

今年年初,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介绍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有关情况时说,跨境电商是外贸的新动能之一。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3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5.6%,比全国进出口增长速度高出15.4个百分点。

据介绍,现在全国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64.5万家,其中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万家。这表明,跨境电商的主体在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一支了不起的力量。

公开数据显示,到去年底,中国在海外仓已经达到1800个,比2022年增加了200多个,全货机达到255架,比2022年增加了32架。同时,品牌建设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到去年底,注册的海外商标超过3万个,2022年底只有2万个。这足已表明,中国跨境电商生态圈正在不断优化。

王受文表示,今年,要继续培育跨境电商这个外贸新动能,有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出台《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发展的若干措施》;二是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支持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发展,依托各地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更多初创企业;三是加强行业交流培训。今年准备加大培训力度,要培训10万人次;四是推动出台《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在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要确保它在头程、尾程、支付、营销、海外仓各环节都能保护知识产权。跨境电商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与共建国家开展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将支持跨境电商综试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国际交流。

压力与机遇并存

尽管中国电商在海外市场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出海之路还是绕不开政府监管的问题,尤其是欧美市场。

电商出海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在世界各个角落会遇到各种障碍,贸易保护主义、当地法律法规、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高悬头顶之上。

美国国会下属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在去年发布分析师报告,认为中国部分跨境电商平台存在数据安全、采购违规、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建议美国政府应保持警惕。

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17个成员国组织也控诉Temu违反DSA法案的一系列要求,包括未提供交易商的追溯信息、存在操纵性商业行为以及产品推荐算法不透明等。

不可否认,美国是全球少有的超级市场,但对我们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根据大摩报告,2023年Temu在美国的商品交易总额也仅仅86亿美元,占美国电商市场份额还不到1%,而亚马逊在美国的份额接近40%,这表明,美国市场留给中国电商的份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当然,随着全球新兴市场发展,美国并不是跨境电商的唯一选择。日本、韩国都是高潜力电商市场,并且位列全球电商市场前五名之中。

2023年开始,中东市场成为跨境电商增长的热土。区别于欧美市场相对内卷的环境,中东地区高消费水平、高互联网普及率、良好的外贸政策环境等因素,使其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的新蓝海市场。

同时,不少跨境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拉美市场,《2023年拉丁美洲电子商务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拉丁美洲地区的电商销售额将比去年增长14.3%,预计在2026年将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未来三年内,拉美地区每年的电商销售额预计将仍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

可以看到,海外线上购物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应对全球格局变化,中国出海企业应该加强国际视野和历史胸襟,从短期扩张到长期目标,从传统贸易到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出海将是出口跨境电商的新趋势。如何用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品牌走向全球,是当前跨境电商亟待思考的问题。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