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腾讯、京东们融入流量,金融科技变了

现在的金融科技的边界,可能没有以往的金融科技宽广了,但是,现在的金融科技的触角,却已经深入到了产业发展的细枝末节,它们介入产业的深度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此所释放出来的发展潜能,却比以往更加强劲。

本文来自搜狐号辉常观察。

当金融科技不再以收割流量为终极追求,它的发展,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种现象,正在真实地发生着。

在流量时代,金融科技的玩家们与它们眼中的流量是分裂的,对立的,无法深度融合的。

这个时候的金融科技,与其说是一种新物种,还不如说是互联网金融的延续和外衣。

可以肯定的是,这注定了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金融科技,必然会走入到死胡同。

经历了不断地摸索和实践,特别是在数实融合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开始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特质。

不再将自身与流量割裂,而是主动地融入到流量之中,成为流量的一份子,助力流量的转型和升级,正在成为金融科技的新方向。

腾讯如此,京东同样如此。

对于腾讯来讲,它更多地是借助金融科技的手段对B端流量进行深度地赋能,以底层的改造来释放新的增量;

对于京东来讲,它更多地是从产业端入手,通过对B端进行全链路的全方位赋能,解决B端用户经营中的痛点和难题,实现供给侧的深度变革。

无论是怎样一种形式,金融科技,正在告别以收割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发展模式,转而去主动融入到流量之中,通过深度影响和改造流量本身来获得新的增长机会。

至此,一个全新的增长突破口,开始被打开。

它不仅将会让金融科技冲破原有的枷锁和牢笼,甚至还将会把玩家们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事实上,金融科技,本该如此。

原因在于:

无论我们将金融科技划归到金融的范畴里,抑或是将它看成是一个科技的存在,它都应当融入到流量之中,通过与流量的深度绑定来获得更多新的发展可能性,而非独立于流量之外,更不应该凌驾于流量之上。

衍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思维惯性,让玩家们想当然地将金融科技,看成了收割流量的方式和方法。

于是,我们看到了早期的金融科技,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收割流量的特性。

实践业已证明,仅仅只是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必然是建立在规模和资本的红利之上的。

当这样两种红利不再,一切都将难以持续。

这是那么多的金融科技玩家,之所以无法获得长久且持续的发展的关键原因所在。

欲要让金融科技获得长久发展,必然需要跳出流量的怪圈,以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探索金融科技的新发展。

说到底,还是要让金融科技回归到它的本质和原始奥义上。

无论是以腾讯为代表的支撑和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好,还是以京东为代表的重塑与再造B端产业的结构也罢,金融科技,都应当是一个以产业的前端为切入点,深入到产业之中,贯穿于产业运行始终的存在。

这一点,才是金融科技开启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反之,如果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一个独立于产业之外的存在,如果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一个局限于产业末端的存在,那么,非但它的功能和作用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还将会把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互联网的死胡同里。

庆幸的是,金融科技的玩家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特别是在数实融合日渐成为一种风潮的大背景下,开始找到发展的新路径,并且开始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周期里。

观察腾讯、京东们在金融科技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地现象,即,它们更多充当的是,产业的辅助者和赋能者的角色,它们开始隐没在背后。

真正的主角,是以往被看成是流量的B端。

从表面上看,腾讯、京东们不再处于舞台的中央,实质上,它们为我们展现出来的想象力,它们所释放出来的发展潜能,丝毫不比以往那个以它们为主角的时代要少多少。

真正造就这样一种现象出现的关键原因在于:

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单一的,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不可持续的增长逻辑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多元的,以赋能和改造流量为主导的,可持续的增长逻辑上。

简单来讲:

现在的金融科技的边界,可能没有以往的金融科技宽广了,但是,现在的金融科技的触角,却已经深入到了产业发展的细枝末节,它们介入产业的深度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由此所释放出来的发展潜能,却比以往更加强劲。

以腾讯为例,现在它的用户,不仅包含了以往的金融行业,而且还包含了教育、能源、服务业等诸多产业之中。

这样一种用户类型的多元化的背后,更多地是呈现出来的是,金融科技开始回归底层和基础,而不再仅仅只是以金融来固化和限制自身的发展。

同样地,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为例,它同样不再一味地将自身定义在产业末端的存在,而是更多地将自身定义成为一个贯穿于行业发展的始终,并且真正能够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真正能够给产业的发展带来动能的存在。

这样一种与产业深度绑定的背后,更多地呈现出来的是,金融科技开始告别末端,回归全产业、全流程,以此来打开新的增长突破口。

对于每一个有志于在金融科技的新阶段有所作为的玩家们来讲,不断地打开原有的行业边界,将自身的用户范围拓展到更多的领域里;不断地深入到行业发展的细枝末节,将自身的触角深入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才是保证它们可以在新的发展阶段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

当金融科技不再以流量的收割为终极追求,而是更多地主动融入到流量之中,通过对流量的深入、多维的赋能来打开新的增长极,真正考验玩家们的不再是获取流量的能力,而是更多地开始考验玩家们的新能力。

把握好这些新的能力,才是保证它们可以在金融科技的新阶段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

同样地,透过以腾讯、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的新探索,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一丝端倪。

首先,成为底层基础设施的能力。

在金融科技的新阶段,匍匐在产业的深海里,扎根到产业的泥土里,真实地去感受产业的脉搏,必然需要金融科技的玩家们去主动地成为底层基础设施。

此刻,考验的是,金融科技的玩家们成为底层基础设施的能力。

透过腾讯、京东们的探索和实践,不难看出,金融科技的玩家们,不仅需要不断地拓宽自身的应用场景,不断地将自身的触角延伸到不同的行业里,而且还需要不断地在行业和场景之中不断地找到属于自身的角色和位置。

当金融科技的玩家们以行业和场景的拓宽打开了新的流量入口,并且通过与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深度融合,找到了新的金矿。

它便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局限在有限场景和行业,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局限在有限流程和环节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深入到千行百业的细枝末节的类似「底层基础设施」的存在。

其次,找到新增长逻辑的能力。

以往,金融科技的增长,更多地建立在规模的拓展上,更多地体现在对于流量的收割上。

虽然这样一种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但是,它却建立了一套属于自身的商业模式闭环。

当金融科技的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找到新的增长逻辑,才是保证它的发展,可以真正进入到全新阶段的关键所在。

透过腾讯、京东们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新增长逻辑,更多地体现在金融科技通过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效率的再提升,产业的再进化上。

从表面上来看,金融科技的新增长逻辑,可能不会像以往那样立竿见影。

但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新增长逻辑之上的金融科技的新发展,却丝毫不比以往的金融科技逊色多少,甚至还将会把金融科技想象空间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再次,建构新商业模式的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在金融科技的新阶段,新的商业模式,需要被重新建构。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腾讯在金融科技的突出表现上,同样还体现在京东在供应链金融科技上的探索和实践上。

如果我们要寻找金融科技玩家们的新能力的话,建构新的商业模式的能力,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同传统的金融科技以平台和中心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不同,在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商业模式应当是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的。

即,金融科技的玩家们与它们所赋能和支撑的产业,是深度融合的。

对于每一个金融科技的玩家们来讲,建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阶段,才能真正让金融科技的发展跳出原有的怪圈。

如果对金融科技的新商业模式进行总结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其看成是一个以后端的产业的蜕变和新生为主导的新模式。

它的增长,更多地是长尾性的,而非是短暂的,难以持续的。

具体来讲,金融科技的盈利,更多地呈现在产业效率提升本身,产业供给蜕变本身,而非金融科技本身。

结语

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从「收割流量」进入到「融入流量」的全新阶段。

透过以腾讯、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的探索和实践上,我们便可以看出这样一种端倪。

对于金融科技来讲,这更像是一种返璞归真。

在金融科技的新阶段,真正考验玩家们的,不再是获取和收割流量的能力,而是成为底层基础设施的能力,找到新增长逻辑的能力以及建构新商业模式的能力。

以此为开端,金融科技才能成为数实融合的新入口,才能成为互联网玩家们的新未来。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