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F智慧城市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近年来,众多博物馆积极探索数字化建设,推动文化遗产事业智慧化发展。数字化助力实现与艺术零距离接触,给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数字技术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加强全社会对非遗的尊重意识、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数字化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使非遗保护工作在记录、展示、生产、销售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并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
2023年,法国凡尔赛宫迎来400周年庆典,随之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并计划于9月重新开放历史画廊。画廊展厅将运用3D、虚拟现实(VR)等技术再现凡尔赛宫业已消失的遗迹,并展出大量数字影像和当代艺术活动的影像记录。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积极借助更多领域的数字化研究力量。例如,中国在考古领域广泛应用红外线热成像和激光扫描等技术,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获取考古遗址和文物信息。在秦始皇兵马俑考古遗址的研究中,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被应用于探测土墓壁、人物像和陶俑的内部结构。通过测量红外线辐射的分布情况和温度差异,可以识别出隐藏在土墓壁内部的结构和空洞,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其构造和保存状态。
数字化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比如少数民族的濒危语言、手工艺术和戏曲表演等,均可使用数字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建立文字音频影像数据库。又如,运用动作捕捉技术可以采集非遗传承人的动作细节,并对运动数据进行分析编辑,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大有裨益。海南岛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以土为釜,瓠匏为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堪称中国原始制陶技术的“活化石”。传承人羊拜亮年事已高,媒体用影像记录下她制陶的全过程,并将所有文字记录转为普通话和多国语言,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这门绝活。
近年来,各国博物馆积极探索与观众沟通的新方式,力图打造更具互动性和沉浸感的参观体验,令不能亲至的观众远程实现云上浏览。
山西太原:用科技创新讲述古老故事
在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的一座展厅中,一尊佛首双目微闭,笑意盈盈,背后是用数字技术3D打印的模拟天龙山石窟第8窟局部。始凿于北朝东魏时期的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历经北齐、隋、唐等时期,留下了洞窟25个、造像500余尊。在20世纪上半叶那段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这里的240余尊造像被盗凿,多数成为国外博物馆和私人的收藏。
2014年底,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共同合作实施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他们在10个国家的30多座博物馆,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完成了11个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实现了大部分流失海外造像的数字化复原。实体与数字相结合的展陈方式,让观众获得了更为完整的文化体验。
江苏苏州:用城市文化赋能城市IP底色
在苏州博物馆,参观者能够看到LED屏中虚实相生的动态二十四节气,感悟其中的生活美学;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参观者沉浸式走入《千里江山图》中的自在山水境。今年6月,三星堆博物馆与腾讯集团合作,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博物馆,搭建国内首个文博数据中台,实现科技与文博的深层次交融,推动三星堆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焕活。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文明史的国度,在数智化时代,实现了文物的永恒保存,实现了人与文物的零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