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存储产业应抓住哪些关键点?

常言道
丁常彦
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据价值,今年年初,“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从而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与此同时,伴随着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各种新的数据应用层出不穷,各行各业对数据的高可靠、高性能、经济高效保存等已经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2345截图20220818151609.png

本文来自常言道,作者/丁常彦。

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9.8%。在此过程中,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核心动力源。

为了进一步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据价值,今年年初,“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从而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与此同时,伴随着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各种新的数据应用层出不穷,各行各业对数据的高可靠、高性能、经济高效保存等已经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在政策导向和行业应用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其中,数据存储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算力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数据存得好、算得快、传得稳,数据基础设施才能够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以“东数西算”为例,从数据存储角度来看,东数西算实际上是东数西存,东部热数据较多,计算为主,存储为辅;西部冷数据较多,计算为辅,存储为主。

在接下来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数据存储将呈现哪些新趋势,应该聚焦哪些领域?作为数据存储产业的引领者,华为存储凭借自身在技术领域的深耕和行业中的落地实践,在不久前正式发布了《迈向智能世界—数据存储》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给出了自己对企业数据中心存储演进的十大展望和发展建议。而要筑牢数字基础设施,企业数据中心存储建设尤其要重点关注绿色节能、数据保护、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加速。

2345截图20220818151609.png

绿色节能是产业发展的前提

据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测算,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总耗电规模约11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电量的1.3%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约0.78亿吨。而伴随着数据中心建设的提速,这一数据还将逐年上升。因此,在筑牢中国数字基础设施过程中,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绿色节能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前提。

对于数据中心来说,要实现绿色节能必须从存储、服务器、网络等设备入手。有研究统计,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ICT设备,以及制冷、变电、供配电等基础设施。以一个PUE=1.5的数据中心为例,其中67%的电力消耗来自ICT设备功耗,27%来自制冷系统功耗,5%功耗由供配电损耗。

白皮书指出,除了降低PUE之外,降低包括存储在内的IT设备能耗,对于促进数据中心零碳排也至关重要。白皮书建议,通过部署具备高密设计、融合系统和数据缩减等能力的存储产品,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如今,主流存储厂商在绿色节能上正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助力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以华为存储为例,通过以高密设计提升硬件密度,以数据缩减减少重复数据,以系统融合提升存储资源利用率,华为存储正在大幅降低单位有效数据的能耗;并通过端到端追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实现最大化的循环再利用。

2345截图20220818151609.png

数据保护是提升数字化韧性的关键

尽管各行各业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数字化转型,但由于企业自身经验技能有限、战略规划短视、转型举措缺乏连续性等,数字化之路往往充满坎坷。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企业必须在构筑数字基础设施过程中,重点围绕数据构建高韧性系统,即数字化韧性,以促进企业经营韧性和可持续性。

来自IDC的报告指出,到2022年,全球GDP的65%将由数字化推动,数字化韧性已成为当今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关键,超过80%的企业处于数字化韧性的中高风险。因此,通过IT信息系统的备份和容灾技术应用,提升企业数字化韧性已迫在眉睫。在某种程度上,数字化韧性已经成为迈入未来领军企业的关键。

白皮书建议,提升数字化韧性要保障“三不两永远”,即数据不泄露、数据不被篡改、数据不丢失、业务永远在线、访问永远合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据安全可信,提升企业数据保护水平。

为了帮助企业提升数据保护的完善度,华为已经构建起从容灾、备份到防勒索保护的全方位数据保护能力。其中,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热数据全容灾、温数据热备份、冷数据温归档和全场景智能融合,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韧性。

2345截图20220818151609.png

数据共享是多云IT架构应用中必须关注的重点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开展的今天,多云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演进方向。据《Flexera 2021云状态报告》显示,92%的企业采用多云战略,其中82%的企业使用混合云,10%的企业使用多个公有云。报告还显示,企业平均使用2.6个公有云和2.7个私有云。

企业多云IT架构的应用,不仅大大增加了IT架构的复杂性,也让数据分散在不同的云平台中;如果应用无法实现跨云的数据调用,很容易形成数据孤岛,数据价值的释放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企业正在寻求新的多云数据架构,以实现数据的跨云共享和管理。

面对多云应用的新常态,白皮书建议,企业不确定性的创新业务、OA办公为代表的外围业务切入公有云,核心业务保留在自有数据中心。同时,企业多云建设应该采用数据集中共享存储、应用部署在多云的IT架构,并规划跨云的统一数据管理平台,以实现数据的最大共享。

为此,存储产业也在积极适配多云趋势,并通过构建统一的资源池推动数据共享,进而实现多元联接以及便捷的数据管理。存储厂商正在将专业存储以软硬件一体或者纯软件的方式部署到公有云平台,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跨云平滑演进。华为存储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创新实践。

2345截图20220818151609.png

实现多样化数据应用加速是帮助企业提升效率的核心

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应用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数据库应用,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AI等新兴应用不断产生,当前平均一个企业的数据应用超过100种。

随着新兴的多样化数据应用逐渐成为新的生产应用,数据的可靠性诉求逐渐凸显,而计算的生命周期和数据的生命周期鸿沟越来越大。因此,在构筑数字基础设施时,计算、存储资源必须要实现灵活独立规划、维护,从而构建面向越来越多细分场景的高效解决方案。

白皮书建议,新兴的数据应用采用计算存储分离架构,增加可靠性,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部署支持多样化数据应用加速引擎的IT堆栈,如分布式数据库应用加速引擎、大数据应用加速引擎、HPDA应用加速引擎、AI应用加速引擎等,以实现近数据处理,提升对数据应用的支撑效率。

面向多样化的数据应用,未来的存储将不再仅仅是数据的持久化载体,而是数据持久层和数据加速引擎相结合的数据基础设施。而多样化数据应用加速引擎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和经营效率。

结束语:伴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实体经济需求的逐步爆发,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进入“快车道”。而筑牢中国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承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底座,更是发挥着先导性作用。《迈向智能世界—数据存储》白皮书的发布,已经从绿色节能、数据保护、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加速层面,为企业数据中心存储建设提出了有效建议,这无疑也将为筑牢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参考借鉴。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