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AI芯天下,作者/方文三。
无论是传统产业装备技术生产线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全链条的崭新呈现,其中智慧物流都贯穿其中。
现代制造业越来越依托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应用,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融合发展,各类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已成为工厂标配,有着广阔发展增长空间。
工业4.0的智能工厂框架中的核心环节
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产业升级至4.0的关键时刻,对全产业链协同和生产效率等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工业4.0的智能工厂框架中,智能物流是连接制造端和客户端的核心环节。
物流是生产制造和物资保供的血液,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将近3成。
因国内企业在智能物流行业的技术积累好于工业4.0其它领域,目前已经得到大量的推广与运用,特别是得益于电商、冷链需求爆发。
智能物流在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全冷链生鲜配送等环节产生明显的效应,在分拣速度、管理软件平台、出入库速度、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需求方面有巨大的改变。
物流互联网逐步形成,大量物流设施通过传感器接入互联网,目前已有超过400万辆重载货车安装了北斗定位装置,大量托盘、集装箱、仓库、货物接入了互联网。
人工智能在物流中的应用方向
人工智能逐渐运用到物流领域,实现智能配置物流资源、智能优化物流环节、智能提升物流效率。
在无人驾驶、无人仓储、无人配送、物流机器人等前沿领域,菜鸟网络、京东、苏宁等企业已开展试验应用。
一是以AI技术赋能的如无人卡车、AMR、无人配送车、无人机、客服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代替部分人工;
二是通过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运筹优化等技术或算法驱动的如车队管理系统、仓储现场管理、设备调度系统、订单分配系统等软件系统提高人工效率。
代替人工方向的AI应用市场前景广阔,但受技术水平和政策限制等因素影响,落地条件尚不成熟,还需要较长的培育时间。
提效方向的AI应用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但实际场景散落在物流业务体系中的各个角落,场景清晰度不高,空间不足。
物流升级需求增加仓储智能化要求
在生产柔性化阶段,对物流提出更精细、更及时、更柔性的要求。
相比之下,仓储物流机器人是非常有效的方案,有望激发出更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而在疫情发生的过程中,人们对仓储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仓储里面有大量的人工,疫情爆发对仓储的运行会造成显著影响。
长远来看,待疫情结束以后,基本可以确定行业会加大对物流自动化的投资。
过去3年自动化仓储系统的增速已经超过了工业自动化,判断在2-3年之内国内物流仓储自动化市场仍可维持30%的增长。
海外仓企业加码智慧物流平台
政策层面,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举措、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时强调,要支持海外仓企业建设智慧物流平台。
目前,阿里菜鸟、京东等物流企业均在加码海外仓智慧物流平台的建设与布局。菜鸟服务于进出口外贸的跨境仓库已突破100个,覆盖亚欧美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京东过去一年间,自营海外仓储面积实现同比增长100%,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悉尼、马来西亚吉隆坡等本地仓在今年陆续开启。
[降本增效]是基本,产业协同是趋势
在物流的供应端,采用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很好地助力了原有业务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是智慧物流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但并非终极目的。
在“十四五”规划中要求物流为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实现物流新价值的指引下,物流被赋予了新使命,落地是关键。
在当前国内的智慧物流中,数据应用仍处于传统的统计分析,效果也集中在原有业务的降本增效上。
继2020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2021年底《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十四五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发展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多个国家级规划出台,各地方跟进实施。
2022年保物流畅通、稳供应链已成为各地的一把手工程。其中发展智慧物流、大力推广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应用建设是建设高效现代化流通体系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国政府不断释放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强调[新基建],以对冲经济减速的信号。
物流行业以及物流装备产业可在5G、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抓住新基建机遇,加快技术的升级和产业的发展。
智慧物流进入落地爆发期
在全球IPO放缓,上半年融资规模下降的大趋势下,智能物流赛道依然保持较高的热度。
今年上半年,相关投资并购事件约30起,总融资额超过70亿。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近6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以后智慧物流行业将是突破万亿级的大市场。
市场调研Tractia的数据则显示,到2022年,全球仓储和物流自动化的投资将从2018年83亿美元攀升至308亿美元。
部分资料参考:科创板日报:《半年吸金超70亿!疫情加速物流自动化升级》,央广网:《疫情之下,智慧物流进入爆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