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联网iitime”,【作者】甄清岚。
3月下旬,三大运营商2024年度业绩报告相继出炉。在这其中,“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与发展成果显著,展现出信息通信行业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强大支撑作用。
具体来看,中国电信5G toB方面,中国电信行业应用项目累计4.5万个,工厂超11000个,政务机构超4500个,高校超300所,智慧城市超170个。其中,某5G智能制造项目,荣获2024年MWC亚洲5G行业创新奖。中国移动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校园等细分领域规模发展成效显著,全年拓展千万大单5G DICT项目超700个,5G专网收入达到人民币87亿元,同比增长61.0%。中国联通累计实施超过2.9万个工业互联网项目、落地7100余家5G工厂,5G行业虚拟专网服务客户数1.61万户,增长7496户。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纳管设备超过1200万,占全国的1/8。
在推动工联互联网能力升级方面,运营商主要是以5G专网为核心。中国电信依托云网融合优势,打造“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5G+工业全光网+天翼云”打破信息孤岛,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中国移动依托“感通智控”融合能力构建“5G+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实现工业“信息采集、数据传输、认知决策、反馈执行”四位一体,助力工业制造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国移动构建部署超1.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覆盖300多个城市和14个重点行业。在宁德时代全球最大5G全连接工厂中,40多个厂区实现万级设备互联,通过5G专网保障生产节拍一致性,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中国联通则以5G专网切片技术延伸至客户业务链,中国联通“5G工业制造专网”融合了5G、4G、NB-IoT等多种蜂窝网络制式,为工业企业提供高可靠、广连接、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专网数据服务,支持面向5G-A等技术长期演进,中国联通累计打造了超4万个5G应用商业化项目,服务超1.4万个5G行业专网客户,覆盖国民经济76个大类。依托5G工业制造专网,携手华为等合作伙伴打造100余个5G工厂标杆项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结合方面,中国电信依托“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1+3+3”体系,并推出“息壤”智算平台整合62EFLOPS算力,完成国产化大模型全栈适配。其自主研发的“星辰”大模型能力体系覆盖语义、语音、视觉等多模态,率先在央企开源,支撑工业质检、能耗优化等场景。中国移动整合5G专网、AI与工业控制技术,构建工业“感知-传输-决策-执行”闭环,并在One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中部署“九天”千亿多模态大模型。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2.0”突破自适应慢思考、非对称MoE架构等关键技术,融合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成上千个工业设备物模型,支持设计仿真、预测性维护等核心场景。
总体而言,从三大运营商2024年财报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运营商凭借自身的网络、算力、技术优势,在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未来,随着5G-A、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的持续创新与融合,以及运营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工业互联网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速推动我国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