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智慧水利该怎么做!

陈树剑
关于智慧水利这一领域,在政策层面上可谓是利好不断,例如今年4月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强调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利工程普遍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动态感知、智能预警、智慧响应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PS中安网”,作者/陈树剑。

前不久,洞庭湖决堤的消息牵动着国人的心,科学防汛这一话题一时间在业内热吵起来。安防科技如何切入这一领域,市场空间有多大,会否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等等?

其实,关于智慧水利这一领域,在政策层面上可谓是利好不断,例如今年4月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强调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利工程普遍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动态感知、智能预警、智慧响应等。

只是业内市场整体对它的关注度不高,研发投入也少。在当然求稳的氛围下,自然受到冷落不被重视。当然,相对于大厂来说,这一赛道已有相关产品或解决方案涌现,市场反馈效果不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大厂还未充分挖掘的情况下,有望有所建树。

安企切入点

提到智慧水利,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安防科技在政府智慧水利建设当中主要的贡献是什么,企业该怎么切入。

这一问题,可从智慧水利建设整体步骤来获得。通常安防科技或者安防企业的贡献主要在于前端数据、资讯的采集、感知、监管、运营等。换言之,安防企业在这一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前端感知能力‌以及通过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增强监管和运营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上。

其中,在前端感知层面上,‌安防企业通过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和手段,‌构建了一体化监测体系,‌提高了感知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对各地重点区域范围内的全面感知,例如水库、堤防、闸坝等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管和运营层面,引入视频监控,可以增强监管和运营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其中的逻辑在于,引入视频监控,‌让摄像头代替人眼,‌广泛捕捉、‌智能理解,‌做到及时响应,企业可及时的把日常出现的问题转为视觉问题并进行解决。例如‌把水位问题转化为水尺识别问题,‌把水质污染问题部分转化为水色和水形态识别问题等。这种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提高了监管效率和问题解决的及时性。

综上所述,‌安防企业在政府智慧水利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升感知能力、‌实现互联互通以及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为智慧水利的高效运行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大厂积极布局

从技术的应用以及实际效果来看,智慧水利建设这一赛道的发展前景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看好,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天地伟业等知名厂商纷纷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落地。

海康威视在防汛方面,为了充分发挥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积极研发防汛科技产品及相关应用,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比如近期推出一款水位观测球新品,采用一体化集成视频感知技术与毫米波雷达技术,可实现全天候、高精度、非接触、可视化水位监测,同时可以对水位环境进行可视化的智能管理,溯源水位变化的全过程。当出现险情时,可实时将现场实况回传到指挥中心,真正做到一眼千里、掌握实况。

大华股份近期针对防汛的核心场景,推出大华的智慧处理方案。比如在河湖场景,随着汛期雨量增大,河湖水平迅速上涨,易造成水质恶化和农田渍海。通过大华水利球系列产品,可全天候实时监测水位数据,水位异常时自动预警。该系列产品支持多种智能功能,支持远距离补光,能保证大范围内的日夜间监控效果。

天地伟业近期推出新一代水情监测系统-无人机影像测流仪,该设备支持3km超大断面水情测验,具备超百条垂线监测能力,机动灵活、使用方便,能够执行远距离测验任务,快速起飞到达指定目标区域施测,图像和数据可直接远程回传到指挥中心,有效提高水情测验效率。

从上述知名企业的表现来看,多数是基于常规的切入点切入,在自身优势技艺的赋能下不断迭代更新以迎合市场最新需求。

可见,未来为减少汛情的伤害、智慧防洪,全国各地应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加强防汛减灾体系建设,通过智慧联动,打出组合拳,进一步提高了防汛成效。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