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联网iitime”,作者/胡锦明。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也造成了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
相关数据显示,2023全年汽油消费量为1.64亿吨,柴油消费约1.99亿吨。而我国的原油又相当依赖进口。因此,对乘用车能耗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迫在眉睫。持续加严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促进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不断提升、减少石油资源消耗,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6月25日,工信部发布《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限值、型式认证的申请、燃料消耗量的测定、型式认证值的确定和记录、生产一致性、更改和认证扩展等内容。本次修订的技术变化主要是结合国家管理要求、技术进步预期、工况切换影响等,对乘用车车型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进行加严,通过提高车型燃料消耗量门槛要求,将有效遏制车辆大型化发展趋势,防止现有总体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出现反弹。
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主要考虑三方面原则:一是目标先进性,保障我国节能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以提出燃料消耗量底线要求为总体原则,旨在淘汰落后车型,促进产业总体能耗降低;二是技术可行性,充分考虑了我国乘用车行业的节能技术潜力和成本,避免技术限制或成本过高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三是标准协调性,考虑到标准相关联的下一阶段排放标准正在研究制定,测试工况等关键基准的选取也需保持协同,因此还分析了不同工况对燃料消耗量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力度不可谓不大。2021年,我国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我国能源结构、交通模式、工业转型等提出绿色发展要求,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从标准的制定和技术升级上,对传统燃油车进行改造,降低排放;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抢占环保高地。政策方面,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购车指标分配等方面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著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门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方面,大力研发电池及智能驾驶技术,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性能指标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推动电网升级等方式,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创造良好条件。
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快速增长,从年产销量从7.5万辆增长到95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1%,目前占全球比重超过了60%。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能,更为汽车行业完成碳排放目标起到了有效支撑。
此次《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有利于促进燃油车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车辆节能水平、淘汰高油耗车型,对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支撑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促进我国碳达峰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