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工移动机器人”,作者/Levi.。
移动机器人作为上游产业,它的市场景气程度,实际上是由它所落地的具体行业的冷暖而定。
近年来,锂电、光伏等赛道的大热与骤冷,却让许多移动机器人企业们吃尽了苦头。企业们才刚刚推出针对行业痛点的产品,打算吃到新能源红利,然而行业的需求却已经收缩,甚至消失了。
在中国这个企业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从蓝海市场卷成红海,甚至用不到一年的时间。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向高工移动机器人感叹,“真正值得深耕的,是和普通人‘衣食住行’相关的行业”。究其原因,是这类市场规模庞大,且是社会刚需,虽然不会如热门赛道有高增长速度,但也不会快速萎缩。
企业能够在这个行业稳步积累技术与落地经验,而不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产品、拓展渠道后,因为行业的波动而白费力气。此外,庞大的市场意味着有长尾效应,企业们能找到细分赛道深耕,而不会被行业巨头利用规模优势挤压到无法生存。
食品行业显然就属于这类行业。“民以食为天”,虽然增速并不亮眼,但食品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是最基础、最稳定也是最庞大的行业之一。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不含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2%,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
但食品工业目前同样面对着严峻的问题:随着大众对食品安全、食物质量与食材的新鲜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与食品行业发展相伴的包装、仓储与流通环节,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正是移动机器人行业的机会。
例如食品产业面对的是“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的行业业态,行业对柔性化生产与流转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食品包装、仓储物流、食品运输等环节,都需要高端智能装备赋能,以提高企业的全流程品质管控能力。
尤其在冷链环节,冷库工作温度过低,对人体的损害很大,并且人工运营效率也偏低,亟需进行整个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与数字化改造,实现降本增效,以匹配冷链市场目前空前膨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