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也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城市新形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计算机报”,作者/汪燕。

近日,国家数据局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也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城市新形态。智慧城市由物理设施、数字空间和社会人文生态组成,运用通信连接、数据、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实时动态的感知、分析、协调,并能对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单元,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进城市智慧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及时传递、整合、交流、使用城市经济、文化、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全面感知和利用信息能力,能够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建设智慧城市,会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会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各地多措并举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1.北京市:推进场景创新开放,加快智慧城市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从2012年进入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到2019年获评“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从入选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示范城市,到提出2025年将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北京市历经了“数字北京”“智慧北京”阶段,正迈向新型“智慧北京”,通过不断加大智慧城市场景创新开放、征集发布场景清单、开展场景供需对接、支持场景需求验证、促进场景成果转化、强化知识产权激励、鼓励成果规模推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让千年古都变得更“聪明”、更“懂”老百姓。

据介绍,已迈向全域场景开放的智慧城市2.0阶段的北京,“政策友好型”自动驾驶营商环境初步成形,城市空间计算操作系统工程完成试点,以“回天地区大型社区治理样本”“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为重点,数智赋能基层社区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的数字化社区建设正在提速,国内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的软硬一体化区块链技术体系,已吸引多家央企集团和头部企业加盟,元宇宙体验中心、数字人国际标准等让北京互联网3.0示范区新高地正集聚更大能量。

2.上海市: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让城市更加智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上海市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首先,上海市提出了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通过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智能技术、加强人才引进等举措,上海市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智慧城市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并为其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还制定了智慧城市数据治理政策。上海市政府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业共享城市数据,以促进信息资源的集中化和共享化。同时,政府还发布了相关法规,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居民个人信息的合法权益。其次,上海市注重智慧交通的建设。通过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推动智能交通设施的建设,上海市政府旨在提高道路交通的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并优化公共交通系统以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最后,政府还鼓励数字治理,并推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上海市鼓励医疗机构、学校和环保机构运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满足居民在医疗、教育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

上海正把超大城市作为一个系统的生命体,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积极推动城市运行管理创新。2018年以来,上海市开始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以下统称“两张网”)改革,将“两张网”作为牵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牛鼻子”,以智能化为突破口,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动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

3.重庆市:重视数字重庆建设,支撑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4年4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数字重庆建设一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聚焦“智慧城市”主题,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数字重庆建设有关情况,并发布数字重庆建设场景机会首批清单,提出下一步“产业大脑”建设思路等。

数字重庆建设是事关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具体来看,数字重庆建设目前取得了10个方面标志性成果:一是基本建成一体化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二是初步构建了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体系;三是构建形成党建统领政治能力提升体系;四是初步建立现代政府整体智治新机制;五是初步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新模式;六是初步构建数字社会为民利民惠民高效精准服务体系;七是以数字文化探索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新方式;八是以数字法治拓展平安法治一体推进新路径;九是系统重塑现代化基层智治实战体系;十是初步形成数字化引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和实践、理论、制度成果。

下一步,重庆市将持续夯实基础、提质扩面,促进“1361(一中心、三平台、六应用、一保障)”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推动重点能力向基本能力深化拓展,推动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变革重塑,加快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

坚持六大原则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征求意见稿指出,我们要坚持六大原则,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系统推进、整体谋划。将城市数字化转型放在数字中国战略落地中统筹谋划,加快系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打通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堵点卡点,推进设施联通、数据融通、平台互通、业务贯通,严格限制低水平重复投资,培育发展可持续运营服务生态。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级分类。紧密结合城市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阶段、基础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城市特点的发展策略,差异化有序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坚决避免“千城一面”、杜绝数字“形象工程”。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协同高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优化城市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解决企业、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惠及全民。

第四,坚持场景牵引、数据驱动。充分发挥城市海量数据、巨大市场优势,发挥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打造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好用的典型场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城市发展新动能。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全域赋能。通过数字化变革引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先行先试,建立适应城市数字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和规范体系,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各领域全方位的流程再造、模式变革、方式重塑、能力提升。

第六,坚持安全发展、可信可控。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城市数字化转型安全保障体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切实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安全韧性,同步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