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迈入大量实践探索阶段

刘艳玲
《报告》指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五年来,基础设施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标识使用量快速增长,企业应用取得积极成效,应用方法和应用场景逐步沉淀,标识解析已成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联网iitime”,作者/刘艳玲。

工联网记者获悉,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成效评估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五年来,基础设施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标识使用量快速增长,企业应用取得积极成效,应用方法和应用场景逐步沉淀,标识解析已成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程。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已从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迈入了大量应用深入探索阶段。

通过样本数据分析,其中企业级应用仍是重点,其占比达到73%,广泛覆盖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多个环节。然而,企业级应用水平较平均指数低0.39,应用能力仍需持续培育。企业标识应用规模仅占其市场规模的25%,应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产业级应用主要集中在生产和服务环节,如针对售后维保和数字化交付等场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显示,标识应用服务于企业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在降本、提质、增效方面的成效平均值约15%,在生产环节的应用成效最为显著,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益的增效率达到24%,以标识驱动的数字化生产模式逐渐成熟。

标识应用活跃度总体处于81%的较高水平,标识应用在不同行业和环节表现出差异化的发展趋势。离散型行业服务环节应用成效较好,标识活跃度达98%,流程行业运营环节应用成效较好。

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当前投资重点为应用的运营推广,可见标识在初期发展过程中的知识普及和持续服务保障是关键,需总结经验提炼模式以减轻企业推广成本。投资额高于500万元的企业中61%为大型企业,如船舶、电力、石化等行业的龙头企业。面向服务环节的标识应用投入比例较高,占比34%,仍需引导企业向研发、生产环节倾斜。

《报告》显示,企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据了解,效益指数整体呈现正向趋势,特别是随着注册量数量级的增大,增长曲线越发明显,企业需持续推进标识应用的规模化和深度应用,以实现更为全面的数字化变革。流程行业标识对生产效率提升有显著作用,离散行业标识在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场景下均有较好赋能。

根据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成效评估,《报告》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是注册规模持续稳定增长,企业内部标识应用逐步形成可复制解决方案,规模推广需要更大范围行业共识。

二是部分标识应用贯通上下游企业数量超过千家,催生业务模式多样化,对服务的简易部署提出更高要求。

三是标识对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成效显著,人力成本逐渐侧重于数据分析处理,需进一步关注数据价值挖掘。

四是标识成为大中型企业精益化管理必选工具,赋能产品或服务质量提升,需加强与企业管理软件深度融合。

五是标识解析技术发展拉动应用成效的作用显现,但数据模型和数据字典的公共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对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规模化应用发展,《报告》建议要持续提升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国家顶级节点互联互通能力及服务水平,持续加强二级节点、递归节点建设;分阶段推动技术标准编制,加快发布标识应用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加快推动一批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的编制;因地制宜推进应用评估,鼓励地方政府和标准化团体结合区域特点制定标准化举措,打造优质样板工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路径和模式。

END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