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六重取向

何先应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既是一个方向性问题,也是一个行动性问题,对于贯彻落实国家职教政策方针、进而建立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职观察”,作者/何先应。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既是一个方向性问题,也是一个行动性问题,对于贯彻落实国家职教政策方针、进而建立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的领导引领立德树人

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一方面,在于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发展及其人才培养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职业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将办好职业教育统一到党的伟大事业中来,统一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来。另一方面,在于加强职业教育系统内的党员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促使党员干部既要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也要在职业教育扬帆远行中发挥保驾护航作用。历史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才能实现教育强国、民族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

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点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抓思想,落实“三进”,推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话语体系、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保障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思想先进性。二是抓行动,落实三全育人,协同推进育人队伍、育人资源、育人平台建设,着力生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职教育人新格局,保障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三是抓载体,落实课程思政,将思政工作贯穿到日常课程教学之中,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保障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载体有效性。概而言之,职业教育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突出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强调职业能力、复合能力、综合职业素养。

二、增强适应新发展格局,以协同创新推动“四链”衔接

增强适应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协同创新。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政府、行业、学校、社会都是办学主体。新发展格局,本质上是各经济要素的关系重构,职业教育是离经济社会和市场最近的教育类型,可以说职业教育本身就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中的重要一环,这决定了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要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以往强调的与企业(行业)开展校企合作、与政府开展校政合作,还需拓展新的合作关系,盘活更多的要素资源,真正走上跨界之路。譬如,与军队开展校军合作、与农村校村合作等,多元主体协同是新格局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协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协同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通过新的关系构建、新的要素组合,产生新的发展模式,去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这个角度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创新,必须立足于内外结合,多元协同。换言之,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是当前职业教育应对变局、增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

增强适应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推动“四链”衔接。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是基于主体的横向合作与沟通。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四链”衔接是基于内容的纵向融合与对接。保障“四链”有效衔接,职业教育必须跳出自身所处的教育链,观照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具体行动上,当促成三个转变。从专业建设转到专业群建设上来,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促进产教融合,保障职业教育的产业适应性;从技术技能教授转到技术技能发展上来,将学校教育对接企业培训,促进育训结合,保障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有效性;从教学改革创新转到教学改革与技术技能协同创新上来,以课程教学对接技术技能积累,促进课岗结合,保障教学科研的创新适用性。

三、增强适应新技术环境,以技术增值赋能教学“两化”融合

增强适应新技术环境,关键在于技术赋能增值。一方面,将新技术应用纳入教师能力标准建设。教师是教学的关键主体,技术的教育价值不可能自动生成,而是依赖于教师的创新应用,培养懂技术、重技术、用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适应新技术环境的关键一步。另一方面,将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应用纳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既不在普及知识,亦不在探究理论,而在于技术应用与技能实践,必须紧扣市场需求,紧贴岗位要求,这要求其课程内容必须快速反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有了教师的新技术应用能力、有了课程的新技术汲取能力,人才培养增值提效方有基础,职业教育适应新技术环境方有保障。

增强适应新技术环境,重点在于“两化”结合。如何有效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的两化结合,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新技术环境的落脚点。以职业教育信息化为例,规模化要求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必须具有普惠性,惠及所有地区、所有学生。当警惕技术鸿沟、信息孤岛,这需要加大并统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共用;个性化则要求基于信息化基础设施之上的信息化教学,必须能够观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结合学情特点,尊重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条件和规律,制定区别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施规模化下的个性化教学。

四、增强适应多层类型教育特征,以双轨双通体系助力技能认同

增强适应多层类型教育特征,关键在于贯通职教体系。一是贯通与普通教育对等的纵向职教学历体系,亦即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应有自身的学历层次体系,贯通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进阶,在高等职业教育设置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学历以及学士、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专业学位。二是贯通与普通教育对接的横向学习沟通体系。即在各个层次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都能互为沟通。目前职业教育的横向沟通,最主要的模式是“专升本”,专升本本质上是错层沟通,即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通过选拔性考试“晋升”到本科层次的普通教育。对于同层次的横向沟通,尚无广泛认可的方案。在普职分流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普职横向沟通路径,或为应然之举。三是贯通与用人单位岗位衔接的职业资格体系。这种贯通目前已在1+X证书、学分银行等制度中得以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当第一种学历体系贯通实现后,或可把初级、中级、高级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与相应的学历层次对接起来,从而将1+X证书体系与职教学历层次融合推进。

增强适应多层类型教育特征,重点在于建构技能价值。适应多层次的类型教育特征,亟需重塑技能教育价值,增强技能及其教育价值的认可度。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制度设计方面,完善一系列政策制度,包括技能人才评价及职称评审制度、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招聘制度等等,其中涉及准入资格、晋级年限等方面,同等次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普通学校毕业生等同。二是行动实践方面,首先落实已有制度,如职业院校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等。其次普及技能文化,将技术技能展示纳入到科普活动之中,技能文化走入社区,走进大众。最后还应适当前置技能教育,在义务教育课程中融入简单的技能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技能价值观和认同感。

五、增强适应多元生源结构,以开放视野建设终身职教生态

增强适应多元生源结构,关键在于理顺职教利益关系。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职业院校及利益相关者以学生为本,直面社会关切,回应社会期待。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指向性非常明确,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各类技术技能型职业劳动者。高职面向社会生源扩招,给予不同职业劳动者入学机会,可视为职业教育的本色回归,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职业教育有教无类开放特征。“为了谋生而掌握一技之长”已经是职业教育的过去式,“面向人人,人人皆学”是职业教育走向终身化发展的核心观念。如何适应这特征,关键在于理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关系,建立良好职教生态。一方面,做好进一步丰富生源类型准备,未来社会生源当不仅仅只限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特定类型,对于各类职业岗位上有需求的在职人员,在满足基本条件情况下,皆可通过招考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同时,面向世界,吸收国际生源,亦是职业院校丰富生源类型、优化生源结构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重构新型职教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传统生源不同在于,社会生源、国际生源的融入,促使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复杂,职业教育的民生意义、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在教与学之外,校企关系、家校关系、国际关系更为复杂,就业、扶贫、转业、创业、对外交流等诸多工作融入到职业教育诉求,契合职业教育新的利益诉求,面向人人、面向世界,立足职业生涯发展,重构开放、终身的职教新生态,当为时下要务。

增强适应多元生源结构,重点在于践行精准教学模式。多类群的生源结构,决定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情多态性,不同类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条件、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建立适应新学情、基于不同类群学情特征的精准教学模式当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具体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获得精准数据,借助信息化手段,快速建立学情大数据,精准掌握不同类群学生的学情分布特征,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实施精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不同类群学情特征的教学标准,开展针对性的精准化教学;第三步,推进精准评价。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岗位能力要求,实施精准考核与评价,准确评判学生的学习质量;第四步,进行精准干预。结合评价结果,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偏与干预,形成持续改进的自适应模式。值得强调的是,扩招不是降低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不同类群的精准教学,不是要降低特定类群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是面向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与不同类群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路径,实现殊途同归的有效人才培养。

六、增强适应多元教育评价改革,以扎根精神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增强适应多元教育评价改革,关键在于扎根中国大地办职教。职业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基于国情、教情,观照职业教育本身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在化解主要矛盾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向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办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职业教育需求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办学目标、历史条件也不尽相同,也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所在。一切改革皆源自主要矛盾。职业教育改革,亦当如此,必须从主要矛盾中检视问题,满足人民的职教需求,扎根中国大地,从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不同主体视角审视办学成效,引导改革创新,促进提质培优。

增强适应多元教育评价改革,重点在于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必须建立健全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职教二十条”强调: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任何评价主体,任何评价方法,没有标准就无法评价。动态、持续更新学校、教师、专业、课程、实训条件等各类教育教学标准,同时强化标准应用,赋能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二是持续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常态化,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依托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扎根学校历史与特色,面向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聚焦问题诊断,持续改进优化,形成迭代增值的质量保障体系。(节选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