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云报到”。
在大语言模型创业遍地开花,AI热浪一波接一波的现今,Web3竟然在4月份突出重围,再一次回到大众视野,颇受关注。
究其缘由,有两件大事不得不提,一是蚂蚁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二是香港Web3嘉年华。
图:蚂蚁集团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
早在2017年,蚂蚁集团就开始积极布局Web3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可以说是中国Web3的领头羊之一,因此,蚂蚁集团在Web3上的动态可以算是Web3行业的风向标。
4月底,蚂蚁集团在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上亮出了不少技术层面的新布局:旗下高安全异构跨链协议AntChain Bridge宣布开源,全球开发者可使用蚂蚁链的跨链代码共建Web3开放生态;支持万级节点、十万级交易TPS性能,以及PB级数据账本存储与处理能力的大规模区块链开放架构HOU正式推出;与联通数科、紫光展锐合作的、基于新能源场景的可信基带芯片发布。
除了技术布局外,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也谈及了对Web3落地应用的思考:产业Web3可能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跑得更快。
此前不久,香港成立了Web3协会,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担任会长,同时还启动了香港Web3Hub生态基金。
另外,香港还从政策上发力,引入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并在2022年年报以及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重点提到了数字金融。
两件事情的背后都指向一点,中国的Web3,正在大步向前。
不过,中国的Web3究竟发展到什么阶段,未来又会走向何处,依然值得深思。在蚂蚁集团数字开发者大会上,在听完不少专家学者和身处一线的企业家的发言后,我们将现在的阶段定义为,黎明前夜。
中国Web3
爆发前夜
Web3出现后,不少人将其定义为下一代互联网,并对此满是憧憬。
实际上,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憧憬着下一代互联网?
这还是源于互联网2.0的局限性。面对不断变化的数字空间需求,特别是像数据来源的繁杂、零散、复杂、多样、标准不一、缺乏信任等因素,人们迫切地希望下一代互联网可以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池程对此表示,驱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需求有三点,分别是避免垄断,科技向善;打破数据孤岛,开放共建;数据原生。
Web3恰恰能够满足这三点核心需求。从互联网2.0的“可读、可写”进化至互联网3.0的“可读、可写、可拥有”,Web3不仅具备Web2.0时代的社交、分享和互动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人们在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和合作。
如果要给Web3下一个定义,可以说Web3是下一代互联网架构上的升级,区别于现有互联网的状态。Web3分布式的整体架构,可以通过共识协议、智能合约来赋予新的互联网能力。
Web3的爆发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而Web3爆发背后的原因,则是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和数字货币的兴起。
将视角放到中国Web3之上,我们不难发现,国内Web3为什么会在近两年爆发,背后的原因包含技术、政策、产业生态以及大公司布局等。
一是技术基础成熟。近年来,中国在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身份认证等Web3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技术基础越来越成熟。
二是政策监管持续跟进。国务院等国家机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区块链等产业的文件,积极布局Web3技术发展、产业生态以及应用开发,将以区块链为代表的Web3相关产业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探索实体经济在Web3下的数字化升级发展之路。
三是产业生态成熟。中国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相对完整,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具备与Web3技术结合的潜力,这将为Web3技术的应用提供广泛的市场空间。
四是大公司领先布局。中国的一些大型科技企业,如蚂蚁集团、华为、阿里巴巴等,在Web3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具备在Web3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中国Web3黎明前夜,大公司已经开始为Web3生态繁荣做准备。
在这一次蚂蚁生态开发者大会上,蚂蚁集团宣布向全球开发者正式开源旗下高安全异构跨链协议AntChain Bridge,以促进技术普惠与万链互联。
开源后,开发者可以使用蚂蚁链的跨链代码,共建Web3开放生态。
这也是蚂蚁链有史以来第一个开源项目。开源对于技术发展、应用落地、区块链标准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蚂蚁链技术总监闫莺说道:“从产业需求看,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跨链需要从标准出发,才能真正推动全行业走向任意场景、任意异构链的互联互通。蚂蚁链今天决定开源跨链组件,把蚂蚁跨链多年区块链技术沉淀和积累与开发者共享,一起共建行业生态”。
中国Web3
剑指产业?
中国Web3,需求端到底是在何处?在蚂蚁集团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上,不少人将这个答案指向了产业。
“产业Web3可能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跑得更快。产业Web3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获得了真实利益的,甚至可能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更早构建成型。”蒋国飞认为,产业Web3的主要特征应当是让技术在产业中发挥真实价值、创造真实效益,助力实体经济。
为什么说产业Web3可能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跑得更快?
抛开蒋国飞站在蚂蚁集团的立场来看,事实似乎也是如此。
虽然Web3技术在消费端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消费端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爆款应用,或者说,爆款应用也只是昙花一现。
Damus就是典型案例,即便是它出现后一时间风靡,但热度也仅仅只维持了一周。
放眼全球Web3应用生态,在Web3领域,目前主要的C端产品,包括:MakerDAO、MetaMask、Uniswap、OpenSea等,这些多是围绕NFT(数字藏品)和代币交易的搭建的,服务人群有限,且基本都是没有与实体经济映射的虚拟经济。
更重要的是,Web3在消费端炒热背后,不少项目被质疑“割韭菜”、“庞氏骗局”,在C端的口碑也一落千丈。
另外,中国的消费升级虽然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相对于欧美等国家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程度相对较低,这也影响了消费端Web3应用的推广和发展。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一再加快,一方面,为Web3提供发展沃土,另一方面Web3驱动整个产业数字化进程。
Web3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升级提供支持,为传统产业带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运营模式。
具体方向来看,去中心化、分布式架构使得数据能够被更安全地存储、处理和共享;跨链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平台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整个产业数字化进程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基础。
池程对此表示:“数字化的发展,对我们身份的互信,包括资产的可表达、数据的可确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是现在互联网无法实现的,Web3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可以说,在产业端,Web3技术的应用空间更大、需求更强。
不得不承认的是,池程的这一观点也是站在蚂蚁数科的角度来谈。对蚂蚁数科来说,To B场景下的Web3或许意义更为重要。
蚂蚁数科是蚂蚁集团的科技商业化板块,聚焦融合多项科技能力,助力产业协作数字化。
目前,在区块链、隐私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可信计算架构等围绕数据确权流通、数据价值挖掘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据介绍,过去四年,蚂蚁数科打造了一整套芯、端、云、链可信物联网的平台底座。在这样的技术能力之上,它开始与各类合作伙伴、客户一起去连接线下各类可信资产,并为这些资产提供金融、保险以及各种数据增值服务。
在会上,蒋国飞也表示,产业里面的Web3是实实在在的。如此来看,这句话用到国内Web3现状来看也不为过。
结语
Web3技术的爆发前夜已经到来,它将成为下一个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重要驱动力量。
同时,Web3技术的落地场景将会在产业端,它将为传统产业带来更加高效、透明、可信的服务,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中国Web3的技术基础已经逐渐成熟,包括去中心化、区块链、智能合约、数字身份等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完善,已经为Web3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政府和企业对于Web3技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创新实践层出不穷,这些都为Web3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Web3技术在中国市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完全爆发。
但是,各种Web3应用场景正在逐步落地,比如数字货币、去中心化交易所、数字身份认证等,这些应用场景的出现已经为Web3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Web3技术在中国市场上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如此来看,可以说,中国Web3已经走到了黎明前夜的阶段。
尽管,现阶段中国Web3还面临着一些技术和应用上的挑战。
但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Web3的爆发已经势不可挡,未来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