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数字经济杂志 。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 一系列经济活动。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于2021年提出“五化”界定, 明确数字经济包含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五个部分。其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支 撑;数据价值化盘活数字经济核心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活力源泉;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代表了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 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其中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数字化治理 引领生产关系新变革,是 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 也是实现数字成果普惠共享的重要途径。
一、数字十年
十年为序,中国数字经济量质齐升,向基础更牢、结构更优、动力更足迈进, 一个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已跃然东方。
(一)数字经济规模跃升、结构优 化、实力进阶
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实现超 四倍增长,跃居世界第二位,增速远超 全球平均水平,居世界第一。2021 年, 中国数字经济增速超 GDP 同期,数字经 济核心产业占 GDP 比重约达 8.1%,是新 冠肺炎疫情 防控常态化之 下,中 国经济 社会稳增长、保就业、促民生的关键动 能。其中,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占 比实现 8:2,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渐入佳境。数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带 动中 国对世 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38.6%,超过 G7 国 家贡献率总和。十年乘风,中国数字经 济 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引擎, 充满韧性与活力,备受世界瞩目。
(二)网络基础设施规模最大、技 术领先、保障有力
十年间,中国信息通信网络实现迭 代跨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 的网络基础设施。其中,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 级增长,移动网络实现从“3G 突破”到 “4G 同步”再到“5G 引领”的跨越。历 史性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 网络提速降 费深入实施,宽带网络平均 下载速率提高近 40 倍。截至 2021 年年末, 中国累计建成并开通 5G 基站 142.5 万个, 占全球 60% 以上,实现全球最大的 5G 网 络部署。数字网络建设加速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底座。
(三)数字经济产业高速发展、深度融合
十年间, 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翻倍增长, 2021 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上企业营收达到 14.13万 亿 元, 较 2012 年 增 长 100.7%;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营收达到 9.5万 亿 元, 较 2012 年 增 长 283.1%;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5 万亿元,近 5 年平均增速超过 30%, 新兴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产业融合进程提速, 农村电商由多点散布转为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2021 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 2.05 万亿元,实现十数倍增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升级,规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 2012 年分别提高 5.7、4.2 个百分点。
(四)数字经济创新支撑更强、转化加速、迭创佳绩
十年间,中国创新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21 年 R&D 经 费 投 入 比 2012 年 增长 1.7 倍, 年 均 增 长 11.7%, 投 入 规 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R&D 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44%,比 2012 年提高0.53 个百分点, 接近 OECD 国家平均水平。
截至 2021年年末,中国有效专利数量达 1542.1 万件, 比 2012 年年末增长3.4 倍;国际专利申请达 6.95 万件,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创新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 数字技术引领力凸显, 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 细胞等基础前沿研 究涌现 出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载人航天、探 月工程、 超级计算等 战 略高技术领域取 得重大突破, “大国重器”亮点纷呈。2021 年, 中国创新指数居全球第 12 位, 比 2012 年上升 22 位,摘取中等收入国 家榜首桂冠。
(五)数字经济企业抢抓机遇、主 动作为、欣欣向荣
十年间,中国新设数字经济核心产 业企业数量达 643 万户,占比由 2012 年 的 6.3% 提升至 15.3%, 其中“数字技术 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占比较高, 数字赋能趋势凸显。以新技术、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为导向的“四新经济” 企业新设 2545.4 万户,占新设企业总数 超四成,成为经济新增长点。2021 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突破 300 家,居世界 第二位,其中一半以上聚焦人工智能、 互联网服务、 金融科技等数字经济重点 领域。2022 年世 界 500 强 中 国独 占 145 席,上榜企业数量蝉联榜首,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数字经济企业强势崛起, 业务能力覆盖全球、享誉中外。
(六)数字政府改革深入推进、成 效显著
十年间, 中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 设加快部署, “一网通办”“最多跑一 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服务 管理新模式广泛应用, 在线政务服务能 力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国家人口、法人、 自然资源、经济数据等信息库基本建立, 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 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投用,涵盖 46 个国务院部门、共 1376 项政务服务事项,直通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554 万多项地方政府政务服务事项。根据《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由 2012 年的全球第 78 位提升至第 43 位,整体达到“非常高”水平,跃居全球领先行列。
(七)数字化生活方式深度普及、极大丰富
十年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向生活消 费领域融合应用,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助力网络购物、无人零售、移 动支付等新型消费异军突起,居民生活方式深刻变革。2021 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 73.0%,移动互联网流量 快速增长至 2216 亿 GB,达到 2012 年 的 252 倍, 网 民 数 量 突 破 10亿人。网上零售额实现 13.1 万亿元, 较2012 年增长 9 倍;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大关,较 2012 年增长 18 倍,稳居世界第一。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用户规模分别达 9.34 亿人、9.75 亿人;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极大便利了人 民生活,用户规模分别达4.69 亿人、2.98 亿人。人民生活多样化、个性化、 品质化 需求在数字技术 的支持下正在实现。
二、城市发展
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依托“五化”框架,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产业、 数字化治理及数据价值化四大维度,构建 DEDI 指标体系,全面考察中国(暂未涵盖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四个直辖市及各地级行政区 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形成“2022 数字 经济城市发展 百强榜”,并 划分 出 四大 线级,全面、科学反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及阶段特征。
‖ 表 1:2022 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
来源:赛迫顾问
(一)数字经济新一线步伐加快, 二线城市待突破增长瓶颈
目前,北上深杭广已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 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水平均领跑全国。成都、苏州、南京等 14 个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均属于万亿俱乐部成员,以成都为引领,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 门槛差距不 断缩小, 能否实现多维全面发展、全量资源汇聚,成为跃升一线关键。数字经济二线城市 GDP 大多聚集于 5000 亿 -1 万亿元之间,具 备一定经济实力及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但往往面临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增量不足、 创新资源要素供给不到位 的情况, 亟须 寻找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动力,跨越增 长鸿沟。2022 年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新 增无锡、东莞,西安降至二线;二线城 市数量较上一年度增加 3 个,数字经济 三线前半段城市追赶势头强劲, 二线城 市或面临“逆水行舟”局面。
来源:赛迫顾问
‖ 图 1:2022 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线级分布图
(二) 中西部奋楫赶超, 省会(首府)城市首位度凸显
百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正相关, 但数字经济二线、三线城市其相关性明显低于一线、新一线城市, 中后段城市凭借数字经济弯道超车,从 而实现跨越发展可 能性较大。从数字经济百强城市排名来看,共有 14 个城市数字经济排名领先 GDP 排名20 个位次以上,其全部位于数字经济二线和三线。其中,有 9 个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 利用数字经济 能够跨越地理限制的特征,扬长避短,找准优势领域集中 发 力;有 6 个城 市 为 省会(首府) , 汇聚全省(区) 最为优越的政策、人才、 资金资源,具 备数字经济发展首位度优 势。
(三)多城发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两化”协同加速
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 数字产 业化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是增量拓 展 的先导性力量;产 业数字化提供应用 场景和价值实现空 间, 是数字经济发展 的主战场,两 者交互迭代推动数字经济 螺旋向上发展。将数字经济 百强城市的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与全 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可以划分 四大类 型。北京、上海、深圳等 25 个城市属于 均衡型,贵阳、东莞、大连等 10 个城市 属于数字牵引型,南通、扬州、嘉兴等 9
个城市属于融合提升型。与 2021 年相比,均衡型城市新增 3 个, 石家庄实现突破,由潜力型跃升至均衡型,昆明、青岛由数字牵 引型发展为均衡型;数字牵 引型城市新进 4 个, 分别为佛山、大连、南昌、绵阳。此外,在百强城市中,有 23 个城市 的数字产业化水平优于产业数字化,较 2021 年增加 8 个,更多城市正发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寻 求高质量经济增长新动能,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以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调发展。
(四)先发城市名片产业加码,后发城市选择空间收窄
基于资源禀赋, 抢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率先树立产业名片,再围绕名片产业打造市场和生态, 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站位与高度,从而获得政策支持、资源导入,实现跨越发展,成为诸多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路径。当前,领先城 市在优势赛道不断筑牢产业基础, 打造 自身数字经济竞争力“护城河”。贵阳 在跨越式发展大数据产业基础上, 深度 推进实体经济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无锡 聚焦物联网产业核 心链条, 引培细分领 域头部企业, 持续壮大物联网产业规模;南昌立足虚拟现实产业,向元宇宙、人 工智能等领域拓展。伴随而来,后发城 市打造名片产业的选择空间正逐渐收窄。未来,区块链、智能网联、量子通信、 元宇宙等尚有较多机会的赛道, 以及数 字 贸易、 数字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将成 发展热 点,后 发城市可根据 自身发展基 础,审慎选择、合理布局,努力形成比 较优势,把握机遇、实现突破。
来源:赛迫顾问
‖ 图 2:中国数字经济“弓箭形”空间格局
三、区域格局
(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呈“弓箭 形”空间格局
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城市群 数字经济实力稳增,成渝、长江中游城 市群加速追赶,区域“五极”成员悉数 登场、蓄势待发,构成中国数字经济发 展“弓箭形”空间格局。
1. 沿海之“弓”
沿海之“弓”以京津冀、长三角、 粤港澳为核心,环海而立。三大城市群 作为中 国数字经济先发区域,代 表 了中 国数字经济发展最高水平, 连接了北京、 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福建、广东等东部省(市) ,数字经济 百强城市数量 占全 国半壁江 山, 涵盖了 全部 5 个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半数以上
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数字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全国最高。由三大城市群引领,东部地 区数字经济规模和效益齐升,既是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柱, 也是技术、业态、生态创新策源地。
2. 长江之“箭”
长 江 之“ 箭” 以 成 渝、 长 江 中 游 城市群为核心,连贯东西。长江经济带是全 国除 东部沿海地 区 以外, 经济密度最大的地区, 拥有广阔的腹地和市场空间,具有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新兴起的数字经济核心区,以二者为关键支撑点,长江之“箭”蓄势待发。上游成都、重庆双城引领西部发展,中游武汉、长株潭、南昌都市圈所构成的“中三角”连接东西部地区,以枢纽地位推动数字经济从沿海领先地区向广袤内陆辐射发展。
3. 中部之“弦”
中部之“弦”连接京津冀、粤港澳,贯 穿中部。中 部六省正凭借省会及关键节 点城市集 聚数字经济优势 资源, 呈现数字产业崛起态势,并且汇集了洛阳、襄阳、宜昌等老工业城市,以及赣州、焦作、长治等资源型城市,产业数字化发展空间广阔。但同时,中部地区入围的数字经济 百强城市 中,七 成以上位于数字经济三线,相较“弓”与“箭”整体水平偏弱。中部地区能否把握机遇,培 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动 能、 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转型, 是 中国数字经济蓄力张弓、发力放弦的关键。
(二)城市群数字经济升级路径渐明
近年来,中国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 不断强化城市群与经济新增长极建 设,从“五极”所在城市群来看,其覆 盖了全部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及绝大部分 新一线城市, 成为推动 中国数字经济发 展、参与国际数字经济竞争的重要载体。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 核心城市 蓄力提 升 阶段”, 由核 心城 市发力数字经济核 心产业, 推动城市群数字经济高点起步、 规模提升;成渝地区处于“核心城市能 力外溢阶段”, 核 心城 市数字经济发展 成效显著,着 力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联 动,辐射带动周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处于“全域错 位协 同发展 阶段”, 城 市群 内各城 市数 字经济均蓬勃发展, 其重点转向不 同城 市间的分工协同, 推动全域一体化发展, 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总体来看,城市 群数字经济发展以核心城市推动数字产 业突破, 以资源外溢带动周边城市跟进, 最终实现高能级产业聚集与区域错位协 同。
1. 粤港澳大湾区:分工专业化首屈 一指,向高层次错位协同迈进
粤港澳大湾区中, 珠三角 9 市有 8 个 城市入 围,整 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五 大核心 区领先。大湾 区分工专业化程度 首屈一指,香港是金融中心、深圳是科 创 中心、 东莞和佛山等地制造业实力雄 厚,兼具了纽约、旧金山、东京世界三 大湾区主要功能。大湾区已从原“前店 后厂” 的劳动密集 型 出口加工制造, 转 变成以科技创新、金 融科技为驱动 的产 业发展模式, 是 中国培 育世界级数字产
业集群的重要抓手。同时,湾区各市联动发展程度持续提升, “1 小时生活圈”全面建成,数字产业对接机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速探索,推 动全域 向更高层次一体化协同发展。
2. 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规模举足轻重,破立并举加速一体化
长三角独揽百强榜 25 席,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数字经济综合体。其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 58.3%、人工智能占33.0%,数字产业基础扎实。长三角覆盖三省一市,如何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破解产业同质化弊病是其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命题。当前,长三角正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升级长三角“一卡通”,并探索协同立法机制;同时,沪苏浙皖加快共建产业 园区、 技术服务平台等, 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未来,以上海为科创龙头、 浙江为新模式新业态发源地、江苏为数字制造主阵地、安徽为面向内陆协同枢纽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值得期待。
3. 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强核”引领,区域产业协同度有待深化
京 津 冀 城 市 群 共 8 城 入 围 百 强, 其中北京 DEDI 指数值占城市群指数总和的33.6%,是其他 7 个城市指数均值的 3.6倍, “强核”引领态势凸显。自北京定位重塑,产业资源大量疏解,但顶尖科创资源、数据要素集聚态势并未改变,为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埋下伏笔。目前,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协 同度仍需提升,数 字经济三线城市占比 为 62.5%, 远 高 于 长 三 角 的 40.0% 和粤港澳的 37.5%, 如何借助“通勤圈”“功 能圈”“产业圈”不同组团定位,放大 北京创新、要素源临近优势,是京津冀 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的关键所 在。
4. 成渝地区:“双核”高速发展, 能级外溢与带动作用亟待发掘
成渝地区作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 新发展试验区,发展势头强劲。成都、 重庆跻身前十,在数字服务业、高端装 备制造业等方面已 比肩国 内领先水平。成渝双城经济圈共 14 个城市, 除成渝外, 仅绵阳、德阳入围百强,双城对周边辐 射带动 能力 尚显薄弱。推动成渝地 区交 通、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小内部 差距,探索错位分工产业发展格局,是 其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重点, 也是其带动 西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所在。
5. 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省会数字经 济蓄力提升,引领功能尚待激活
长江中游城市群共 10 城入围百强, 武汉、长沙位居数字经济新一线,南昌 位居数字经济二线。近年来,三大省会 均蓄力数字经济, 武汉以光通信为核心, 构建“光芯屏网”产业集群;长沙发力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领域;南昌以 VR/AR 为破局点, 引培要素资源。目前, 三大核心城市较深圳、成都等仍有差距, 尚 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 大数字 产业规模、汇聚创新资源,以强化核心 引领功能,带动中部数字经济破局。
四、深度分析
(一)网络建设从跟跑到领跑,算力设施从分散到统筹
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发挥着基础性保 障作用, 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需要。当前,中国以光纤网络、5G、数据中心为引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成绩斐然。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从跟跑到领跑, 千兆宽带用户数、5G 行业专网等指标已提前超额完成 2025 年规划目标。5G 网络规模全球居首, 行业专网加快落地, 在工业、医疗、交 通等 多个行业形成 了一批特色鲜明、可复制推广的 5G 应用场景, 5G发展正步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算力基础设施从分散 的个体运营到全国统筹,2022 年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确定,“ 东数西算” 工程全面启动, 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分工明确、格局清 晰,为 优化全 国数据 中心供给结构、拓展算力空间打下坚实基础。目前,中国算力规模约占全球 27%, 排名第二,在全国算力统筹部署、“东数西算”工程 的推动下, 中 国算力将继续保持年均30% 的增长速度, 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全球算力规模第一。
(二)数实融合持续走深走实,制造业迈向全面智能协同
伴随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其他各行业投入规模总计达 4.1 万亿元,是2012 年的近两倍,各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关联日渐紧密。其中,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起步最早、水平领先,金融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数字渗透度位居全行业前三。第二产业数字化生产设备投入规模较大, 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市场空间拓展能力 最强, 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 对数字硬件 以及工业互联 网、工 业软件 等方面需求将极大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 业发展,是未来中国数实融合主战场。此外,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重心正由“深 化局部环节应用”向“全面智能协同” 转变,全环节、全流程的数字化应用与 智能化改造, 是未来中国制造业拉平“微 笑曲线”、转型“武藏曲线”的重要抓手。
(三)数字治理化危机为契机,数 字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冠肺炎疫情是数字化治理的一场 “实战”,以此为契机,中国数字治理 进程按下“快进键”。一方面,公共服 务工具深刻变革,政务服务平台、APP、 小程序等应用广泛覆盖、深入民心,实 现了政务服务“全程无接触、24 小时不 打烊”,健康码成为流调管理、风险防 控的有效“利器”。另一方面,数据共 享“牛鼻子”作用凸显,在疫情防控期 间 国家政务服务平 台打通 了卫生健康、 民航、铁路等相关部门数据,有效满足 联防联控防疫数据共享需求;“国家 - 省 - 市”多级政务数据“大动脉”逐步打通, 31 个省级行政单位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全 部建成, 150 余个城市上线了数据开放平 台。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方政 府在工作实践 中开展 了大胆探索, 加快 日常工作线上迁移, 保 障各项服务与监 管正常运行,如浙政钉、粤政易、赣政
通等政务办 公应用集中上线,各地方以业务线上迁移为契机,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全面协同” 的数字政府内部运行体系。
(四)数据价值实现从宏观政策主张走向具体制度实践
2021 年, 中国数据产量达到 6.6ZB,占全球近 1/10,是数据总量最大、类型最丰富、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与此同 时,中 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尚处于起步阶段, 制度建设、交易探索正在“进行时”,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仍在路上。自 2020 年, 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就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出总体部署以来,国家先后出 台 多项政策文件,推 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不断走向健全完善。2022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明确数据基础制度事关 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 提出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进公共、企业、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 数据产 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等。自此,拉开了中国数据产权制度从宏观政策主张走向具体制度实践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