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搞暧昧”,互联网巨头何时真正牵手?

孟帅
随着互联网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成为了当今网友们使用较为频繁的两种支付方式,但不少网友都在盼望着这两个支付方式能真正打通,从而实现便携的“一键转账”。

2345截图20220818151609.pn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钛媒体,文|雷达财经,作者|孟帅,编辑|深海。

近日,支付宝开通“向微信好友转账”功能的消息,让不少网友兴奋不已。不过,雷达财经实测发现,该功能步骤繁琐,距离支付宝、微信支付真正实现“跨服”转账还有一定差距。

与此同时,网传阿里88VIP推出积分兑换腾讯视频会员的消息,也引发外界关注。一时间,阿里、腾讯世纪大牵手的声音在网络上四散开来。

事实上,双方此前便频频有“破冰”消息传出,微信开放淘宝外链、淘宝支持微信好友帮付等更新和变动,成为了互联网巨头间互相“示好”的信号。

有互联网观察人士认为,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内的互联互通尚处于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互联网巨头互通,依旧任重道远。

支付宝开通“向微信好友转账”功能

随着互联网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成为了当今网友们使用较为频繁的两种支付方式,但不少网友都在盼望着这两个支付方式能真正打通,从而实现便携的“一键转账”。

日前,有网友发现,与阿里有着深度绑定合作关系的支付宝在转账功能中新增了“转微信好友”这一入口,随后“支付宝已支持给微信QQ好友转账”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不过,这个功能可能与大多数网友理解的有所不同,这项功能并不能直接向微信好友转钱,微信在这一过程中更像是承担了中转的作用。

具体来说,该过程需要用户通过支付宝先生成一个转账的二维码,然后将该二维码发送给收款的微信好友,好友保存图片后需再经支付宝扫码后方可完成转账,且完成扫码后这笔款项并非直接进入收款方的微信账户,而是领取到收款方的支付宝账户。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这个功能与想象中的并不一样,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解决到用户想要实现支付宝、微信“一键转账”的诉求。即便如此,这一举动仍被外界解读为支付宝倚靠的蚂蚁集团、阿里与另一巨头腾讯的“破冰”信号。

其实,阿里系和腾讯系在支付领域传出互通消息,此次并非头一遭。今年3月,淘宝便被曝订单已支持微信支付。

据报道,彼时淘宝提供“微信扫码支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帮我付”两种功能,其中前者生成二维码后分享给微信好友,对方可通过微信扫码后完成支付。不过,该功能据悉尚处内测阶段,仅部分用户可见。

雷达财经实测发现,目前暂未找到“微信扫码支付”功能,而开放的“去微信找朋友帮我付”功能与此次支付宝给微信好友转账类似,并非直接调用微信支付,而是将付款信息生成一段链接分享给微信好友,好友再调取淘宝软件完成帮付行为。

有业内人士指出,支付宝真正打通微信支付涉及技术、利益分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虽然支付宝和微信目前严格意义上并未真正实现打通,但互联网巨头们的前述尝试,意味着在双方在互联互通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对于腾讯而言,若能通过微信支付与阿里打通,其在电商领域上的短板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复;而对阿里来说,其也会获得更多来自微信社交的流量。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按照现有的监管要求,支付机构之间不能直接进行账户互转。互联互通的更大意义是集团优势下各支付场景的贯通与融合。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整体开放,支付作为基础工具,预计未来支付领域互联互通的方式会越来越多。

网传淘宝88VIP推积分兑腾讯视频会员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旗下推出的会员订阅服务88VIP,日前也被媒体报道称将推出积分兑换腾讯视频会员的活动。据职场社交平台上认证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发帖称,目前已在内部进行灰度测试,预计将在双十一前正式上线。

雷达财经了解到,88VIP是淘宝推出的旨在打造吃、玩、听、看、买的一卡通服务,用户的淘气值达到1000分后可以用88元的专属价格开通一年的会员服务,但若未达到这一淘气值门槛,则需花费888元/年的价格开通该服务。根据天眼查,88VIP商标由杭州阿里巴巴广告有限公司持有。

淘宝在介绍88VIP服务时,打出“享受15大特权”、“预计年省1839元”的口号,订阅了88VIP服务的用户可以享受到诸多权益,其中包括优酷视频、饿了么、网易云音乐、淘票票、高德打车、夸克网盘等多款应用在内的年卡会员或其他优惠。

优酷作为阿里系旗下的视频平台,其推出的视频会员占据88VIP附送大礼包会员一席之地无可厚非,但腾讯视频作为友商推出的流媒体产品,此次网传其将被纳入88VIP权益的消息,引发外界议论纷纷。

对于市面上流传的消息,88VIP客服答复称,“即将上线,具体上线时间以页面显示为准”,腾讯视频方面则回应称,暂无接入计划,具体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但据一位接近腾讯的人士透露,双方目前正在洽谈过程中,简单说就是阿里采购腾讯视频的年卡会员给用户兑换。

事实上,这并不是88VIP首次被传引入对家的会员服务,阿里和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此前便已有打破壁垒、携手合作的迹象。早在去年,网络上便有腾讯旗下的QQ音乐会员将纳入88VIP会员大礼包的消息。

虽然阿里方面曾表示88VIP并非是一个盈利的项目,但阿里多年来一直力推该服务。据阿里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今年年中,阿里推出的88VIP会员规模约为2500万人,这部分会员用户过往12个月为阿里创造人均5.7万元、总计1.425万亿元的消费。

电商平台推出的会员服务之所以与各种娱乐应用的会员进行合作,其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吸引订阅用户、扩大会员用户规模。与淘宝同为电商平台的京东也有类似88VIP的服务,京东旗下的京东PLUS会员除了提供运费券、会员价等特权外,还与腾讯视频、爱奇艺、哔哩哔哩、芒果TV、携程、喜马拉雅、酷狗等合作商推出多种可供选择的联名卡。

但相比京东,阿里推出的88VIP会员用户规模仍相对落后。据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年底京东PLUS会员规模便突破2500万,截至今年7月,京东PLUS会员的数量再度增长500万,达到3000万以上的规模。

虽然优酷位列国内长视频平台的第一梯队,但近年来的发展并不如爱奇艺及腾讯视频,优酷推出影视综等热门爆款项目的能力相较前者稍显逊色。

与此同时,优酷的月活不仅与爱奇艺、腾讯视频有着明显的差距,还被芒果TV、B站反超。易观千帆数据显示,9月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B站的月活分别为4.88亿、4.15亿、2.75亿、1.88亿,优酷1.54亿的月活排名垫底。

业内人士指出,鉴于优酷本身的表现,其对于88VIP的拉新效果并不理想。若88VIP吸纳腾讯视频进入其会员矩阵,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到更多的潜在用户,进一步带动88VIP会员用户的规模增长,从而进一步刺激这部分消费者在淘宝的消费。

另一方面,对于腾讯视频而言,若双方合作达成也并非没有好处。据阿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每100位88VIP新用户就曾分别为饿了么、飞猪、优酷带来72个、46个、44个新用户。

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爱奇艺在“降本增效”的努力之下,终于实现扭亏为盈。与此同时,在长视频领域深耕多年的腾讯视频却仍未能扭转亏损。此外,易观千帆数据显示,腾讯视频近期的月活下降明显。以9月月活作为参考,爱奇艺的月活环比下降1.91%,同期腾讯视频的月活环比下降8.26%。

换言之,腾讯视频在与爱奇异争夺行业第一的同时,不仅需要解决盈利的难题,还得尽可能地保住老用户的留存和新用户的增长。无论腾讯视频方面是否有意与阿里合作,一旦腾讯视频被纳入阿里88VIP的会员体系,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腾讯视频会员规模的增长。

此外,还有声音认为,腾讯方面对于此次打通88VIP并未给出肯定的回应,一定程度上或与其和京东多年来保持的战略合作关系有关。

互联网全面互通时代还有多远?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阿里、腾讯一直致力于打造各自的应用生态,前者依托自己的电商基因,后者则仰仗自身强大的社交版图。经过多年的发展,二者逐渐发展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两个巨头,但二者却鲜少与对方合作。

直到近来相关部门吹响互联互通的号角,在反垄断的大势之下,阿里、腾讯终于打破多年来的壁垒。去年11月末,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中打开淘宝的链接,这在巨头间高墙常筑的互联网行业,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

对于互联互通,腾讯总裁刘炽平此前曾有过表态,“平台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讨论和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对我们的用户、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商和商家造成不利。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阿里的董事局主席张勇在去年的财报分析师会议也上曾表示:“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然而,虽然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近来不断有合作的消息传出,但目前来看双方的合作却都有所保留、显得有些“扭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距离真正快捷方便的用户体验始终还存在一定距离。未来在政策、技术等不断完善的背景之下,阿里、腾讯的互联互通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但这将是一个逐步过渡完成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双方也不会在这一过程中一次性、彻底的全面放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互联互通并不仅仅局限于阿里、腾讯之间。去年11月末,微信放开的外链中,除了来自淘宝的购物链接,还有来自字节跳动旗下明星产品抖音的短视频链接,而更早之前在线音乐市场的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选手也“冰释前嫌”,不再霸着独家版权不放手。

有互联网观察人士指出,互联网巨头打破彼此之间的生态隔离,总体而言利大于弊。一方面,各方的合作顺应了互联网反垄断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流量见顶的背景之下,互联互通将在一定程度上给各方都带来更多便利,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